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後金融海嘯期-企業轉型升級的挑戰』---義守大學 劉常勇教授

演講者 義守大學 劉常勇教授



981021,榮幸邀請到義守大學 劉常勇教授蒞臨演講,演說主題為『後金融海嘯期-企業轉型升級的挑戰』。

前言

新世紀剛開始,對台灣有關鍵的影響。企業經營觀念的改變,從80年代品質的年代,到90年代創新的年代;而新世紀是價值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抑或是最壞的年代?

金融海嘯對於台灣的影響有多大?

二○○八年九月開始經濟出口負成長,台灣是很依賴出口的國家,亞銀對中國與四小龍的預測,這二年的GDP成長率都是最低的。

台灣出口競爭力的問題

1993年時台灣的出口規模超過南韓,但到2006年台灣的出口規模為南韓的60%,在2009年(金融風暴)後,台灣出口的規模為南韓的50%。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近年來台灣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再加上結合龐大中國市場利基,但是台灣的出口競爭力反而逐年下滑,其出口規模由1992年全球12位滑落到2008年的第18位。

台灣遭遇的結構性問題與困境

台灣是一個依賴出口(64%)的經濟島國,內需基本上很難拉動經濟增長。太過渡集中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相關原料、零件、精密機械設備,專注於生產製造與代工服務,屬於B2B的商業模式加上政府財政赤字、失業問題日趨嚴重。

台灣未來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帶動過去四十年經濟增長的動力已走到盡頭了,需要發展新的核心能力,加上中國崛起後的機會與威脅,V.C產業並擴大V.C產業規模及其專業度。

中國的產業升級路徑

中國堀起在於其產業一直不斷升級,提昇競爭力。初期僅能生產簡單的系統,一直升級到能生廠高複雜系統的產品,如今可能取代鴻海的比亞迪。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預測

人民幣穩健升值,最終達到4.2兌換1美元、汽車年產能超過2000萬輛,是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城鎮人口達到8億,城鎮化比例高達60%、紡織強國,佔全球四成的生產量、文化產業將結合觀光休閒、製造設計、精緻農業而蓬勃發展、能源消費全球第一,環保與節能產業蓬勃發展、GDP8%持續增長,總量約15兆美元,將超過日本一倍以上,逐漸接近美國的水準。進出口以8%持續增長,總量將達6.45兆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並遠遠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位,但屆時貿易順差將轉為逆差。

台灣的選擇

兩岸是平的,台灣即將面臨ECFAMOU、海西經濟特區的威脅與挑戰。台灣需要尋找新的增長模式、新的亮點(生物科技、綠色能源、醫療照護、文化創意、觀光休閒、精緻農業…)以及掌握新的市場機會。

台灣產業轉型的挑戰

從管理工廠到經營市場,從快速量產到創造顧客價值,從製程品質管控到服務創新,從生產的規模競爭到差異化特色。

轉變思維一:製造業與觀光業結合

大黑松小倆口-觀光工廠的先行者,將『製造轉向服務』的創新經營方式。

轉變思惟二:發展台灣成為一個生活大國

大中華經濟圈中,台灣在居住環境、生活品質、人文素質,人本價值方面,仍明顯具有比較優勢。塑造台灣成為優質生活環境,進而促進投資消費,帶動生活服務與軟性產業的發展。

轉變思維三:由規模競爭轉向差異化特色

驅動經濟成長動力將由強調規模競爭的大型企業轉向具有差異化特色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台灣二次創業將需要孕育大量新世代中小企業群。

經營的重點由「企業轉向顧客」,由「產品創新轉向服務創新」,由『擴大市場佔有率與營業額增長』轉向『增加獲利與提供顧客整套解決方案』、由『強化核心能力轉向創造顧客價值』

如:神斧創意精品由成衣代工轉向自創品牌,全台七成神像都穿他縫製的衣服、台灣甲魚產業做出最佳定位。

企業價值創造的幾個趨勢

「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開放式創新」、「底層市場的破壞性創新」、「成本創新與服務創新(高性價比產品服務、平價奢華產品、大量客製化、個人化服務)」、開發新市場(尚未消費的新市場、免費市場、長尾市場、宅經濟市場)。

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機會:迎接亞洲世紀的來臨;挑戰: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商業模式、研擬台灣未來產業的發展策略、開發新市場。

台灣產業發展策略

☆發展科技之整合應用,以價值優勢取代價格競爭

☆以服務創新促進成熟產業的價值創造

☆擴大設計與品牌價值鏈,提高附加價值

☆發展六大新興產業擴大內需市場

☆發揮台灣的優勢特色,培養進軍大陸市場的核心能力,創造差異化與普世的價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