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玉語33 計較、比較與分享 金崇仁
有位五都之一的政務官友人講了一個他賢慧太太的故事,五都選舉時市長為了選舉特別要各局處主管帶些親友來充場面,以增熱鬧氣氛,奇怪的是,別人每次帶來都是同樣的親友,而剛搬遷來這個社區居住的局長夫人每次總能動員許多菜市場販夫走卒來參加,而且每次都是動員不一樣的人羣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官夫人人緣這麼好?這個秘密一直到選舉結束才揭曉…原來,她每天上菜市場時,總是展露微笑,開放胸襟,從不與人計較,反而沿路到處打招呼聊天話家常…「這些菜80元,給你100元免找了」,「您作生意真是辛苦,頭仔,我擱來甲你交關」,「您賣的東西真正好吃,感謝您」,「您作人就實在,真贊!」,遇婚喪喜慶也算她一份,彷彿也是菜販的一份子,當然人緣會好!看看我們現實生活,在菜市場裡,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元兩元向菜販殺價,自以為節省最近,腳因車禍突然受傷,原來計劃帶球隊赴日本打球也泡湯了,本來球隊因我會講日文由我來兼任領隊,而我好意地也繳交團費,那麼大夥兒可以節省領隊的費用,但此次球隊由原無法成行到最後仍然成行,必須由旅行社另派專任領隊隨行,因此每位團員又需多付3000多元,付錢「由儉入奢」者難,難免有人抱怨要多繳團費,這樣的話讓原來的犧牲奉獻頓時失去意義,不禁讓人想起有個故事,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元?」路人:「我只有八十元」,乞丐:「那你欠我二十元好了!」總會有人認為不夠多不夠好,貪婪取代了感謝。遇到此情況,當然得立即幫忙他解釋:「他也是為了團隊福利,辦團體的活動本來就不好辦,任何團體中有這種情形畢竟是少數…」。
記得聖嚴法師說:「世上有兩種教不能信,一個是『計較』、一個是『比較』」。過去赴大陸旅遊時,廟宇樑柱上的醒世對句: 「你算計非凡,得一步進一歩,誰知滿盤皆輸;我糊塗不過,有一件接一件,最後總結有盈」。若你不尊重別人如何嬴得別人的尊重,現在世界是平的,人生卻變成圓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糊塗一點多付出一點,別以為別人不知,最後的回報又廻轉回來。
最近聽了印度三輪車夫給我們上的一門哲學課的故事,深為感觸,有位背包客到印度阿格拉旅行,參觀完偉大建築「泰姬瑪哈陵」後,準備離開時,一個三輪車夫從後叫住他。印度三輪車詐騙的居多,因此心不甘情不願地勉強上了這部三輪車。上車後,才漸漸發現他和其他三輪車夫不一樣,他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自我介紹,「Me, Three children」,好不容易到了車站,重複了一次上車前談好的價格,「是這個數字嗎?」沒想到他回答:「As you wish.」沒有多餘的小費可以給他,於是照著事先約好的價錢付帳,接著順手把口袋裡的三顆巧克力糖果交到他手中,請他轉交給他的三個孩子。正巧此時一個婦女街友看到這裡,抱著孩子前來乞討。一瞬間,這位三輪車夫竟然抽出一顆巧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放入這位街友媽媽的手心,而這位媽媽也立即轉身離開,剩下呆若木雞的背包客佇立當場…來不及詢問這位三輪車夫,為什麼把巧克力轉送他人,「這樣自己的一個小孩不就有人沒巧克力吃了嗎?」背包客滿腹狐疑,卻想不出任何理由…後來,請教移居美國教書的印度教授。教授說:「我們印度人就是這樣習慣分享啊﹗」「分享的概念在印度是很普遍的,我們印度賣餅的店,每天早上做的第一塊餅是不賣錢的,而是要分送給住在街上的貧民…」「很多人以為印度窮人很多,事實上並不是印度窮人多,而是窮人只能在印度能存活下來,換成在別的國家早就餓死…」「為什麼要在意一個小孩沒糖吃?為什麼不想成這樣一來,兩家的小孩都能有糖吃?」
在我們台灣社會強調金錢至上,努力贏過別人才算成功的社會價值觀中,我們的確很少顧及贏過別人之後,對方處境重不重要的問題,也很少有「分享」的概念。甚至,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人會想:「等我賺到一百萬,再來捐一萬或一千吧﹗」,這位印度三輪車夫卻能將僅擁有的三顆糖分享別人一顆,也許在金錢物質,這位三輪車夫的日子過得並不寬裕,但心靈的層面上,他可是遠比許多富豪都豐盛富足…
「緊握拳頭,手裡什麼也沒有。打開手心,卻能擁有全世界。」我們是否該體認「分享才是真正的富有」「獨自勝利不算真正成功,廣澤眾人才能讓人佩服」…
最近聽到王品集團總裁戴勝益講玄奘取經的故事,當初皇帝允諾玄奘到馬房去挑一匹馬與他一齊去取經,但馬房內的馬都畏縮了不願去,只有一匹馬應允了,這匹馬原本打算犧牲,但隨著玄奘走了十萬八千里後風光地返鄉,看見馬房內的同伴仍在馬房裡原地繞著圈子磨豆腐,那些在原地繞圈子的馬算一算,這些年來也一共走了十萬八千里…那些整天只顧看著馬廐的馬,心境就局限在這個馬房,而那匹犧牲的馬,却帶回擁有世界的開放胸襟,風光地取經回來,…
人的煩惱無明都是從「比較、計較」而來:大自然的世界裡,樹木因為承受風吹雨打,所以濃蔭密布,眾鳥棲息;海水因為不辭百川,所以寬廣深邃,水族群集。人也唯有秉持「不比較,不計較」的胸懷,才能涵容萬物,羅致十方。
一個人的得失,取決於處事態度,絕不是專工於心計。雖說得失是一體兩面,我們要在意的只是最終的結果,高低起伏的過程真的可以淡然處之。這樣看來,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努力做一個豁達樂觀進取的人,才能化心中的起伏為向前邁步的動力!(作者為日本九州産業大學博士,中華民國第十五屆國家十大傑出經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