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台灣遊艇產業價值與海上休閒生活』-嘉鴻遊艇(股)公司呂佳揚執行長
Life is better with a boat
遊艇是造船工藝的極品,展現出優雅美麗的外貌以及靈活的性能。然而,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遊艇活動並非是一種常見的生活型態,凡體驗過遊艇和親水活動的人都會感嘆道「Life is better with a boat.」在許多船主的心目中,有人認為遊艇代表的是一種自我獎勵或是一種夢想的實現,也有人說:「男人從來沒有長大,改變的只是玩具的大小。」 而究竟為什麼人生會因為遊艇而更加豐富美好?呂佳揚執行長從三個面向為我們探討遊艇的價值與產業型態。
一、 遊艇與遊艇的生活型態
遊艇產業是一種附加價值極高的造船業。
不論是從體積、長度或重量來看,沒有任何一種船隻的單價能和遊艇相比。此外,一般船隻通常都是由於商業或公務的理由所打造,極少有為私人純粹休閒而建,這也使得遊艇在先天屬性就與其他船隻大不相同。遊艇的內裝上,也別於一般,精緻細膩的設計與各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展現出絕佳的工藝水準及個人品味。
遊艇活動在台灣是一種少見的生活型態。 在航海探索的過程裡,是一種回憶與樂趣的創造,更是一種親水文化的培養,只是,台灣人卻忽略了,與海洋相處並建立情感,並不是一定得從大船開始,而親水也不必然是高消費的奢侈生活,呂佳揚執行長就提到:「全世界的遊艇活動都是從小船開始,這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可惜的是,由於目前尚且無小船的本地市場,因此,台灣的製船仍是以大船的製造與外銷為主。
二、 台灣遊艇產業過去與現在
目前台灣遊艇生產主流是:五十到一百五十英呎間的私人豪華遊艇,並且大多動力遊艇,而少部份為帆船,銷往歐、美、日、澳等國外市場。台灣製做遊艇的契機,是由於美國軍方駐台人員在一九六零年代引進小型帆船,呂佳揚執行長說:「美國海軍為了讓官兵在假日能有休閒娛樂,也提供了簡易遊艇設計圖,交由淡水地區的漁船廠,按圖施工做出一些簡單的木造遊艇。」就這樣開啟了台灣造艇的大門。
台灣的工藝技術在過去有著良好的師徒制傳統,加上現代技術及設備的引進與專業造船人才投入,「就在這樣無心插柳的結果下,台灣搖身一變,成為全世界遊艇主要產地。」在整合開發部份,遊艇的新設計與新材料研發應用擴大了產品領域,近年吹起的環保風潮,更使得導入綠能概念的台灣船成為精品。
從小木船製造到豪華大遊艇已經在亞洲稱霸數十年,這不僅是奇蹟,更是台灣的驕傲。遊艇主要的銷售管道為船展,目前全球最大室內船展是Boot Dusseldorf,呂佳揚執行長說明:「船展的產業也是遊艇的一環,一個成功的展覽也會帶動周邊的消費變得非常大。」目前本土遊艇的市場仍是以美、歐為大宗(北美-51.5%,歐洲-23.5%),但在金融風暴之後,中國市場將成為不可小覷的消費市場。
三、 台灣遊艇產業的障礙與進展
早期製船工廠,由於土地、廠房取得不易大多設立在工業區內,且當時生產的遊艇體積小,內陸運輸較無問題;目前,由於遊艇是現代化城市與自由富裕的象徵,高雄、台北等海洋城市需要透過水上活動來展現城市活力,此外,呂佳揚執行長更表示,台灣遊艇碼頭發展與國家進步不成比例,碼頭週邊設置不夠完整,出入港口需要安檢,對於遊艇活動所採取的態度也較傾向於管理而非積極鼓勵。
比之於與台灣人口相近的澳洲,雖然台灣人在近海的環境下成長,卻幾乎沒有私人的休閒船;反觀澳洲,登記立案的家庭私人休閒船超過八十萬艘,且百分之八十的船是長度在五公尺以下的小艇,每年有五百萬人從事海上休閒活動,開船出海釣魚更是全國最大的休閒運動;而在海島台灣,大部分民眾卻對海上休閒陌生,海釣也僅限部份人口,媒體對於海洋更傾向於災難與凶險的報導。
直到近年來,政府也開始注意到遊艇產業,除投資公共地下水設施等基礎設施,提出了南星計畫遊艇專區,行政院目前也通過了遊艇法,並且在中央與地方的配合下,規畫將釋出多處漁港停船位。
呂佳揚執行長認為,全球經濟重心已經逐漸轉往亞洲,亞洲地區也搭上海上運動的潮流,台灣除具有本地市場的濳能外,在面對亞洲市場更有強大發揮空間,現在正是「讓山休息,迎向海洋」的時候,希望台灣能有一個更友善的海上休閒環境,也期待也成為亞洲地區遊艇運動的重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