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當前的經濟分析與投資策略』-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劉德明教授

前言

  黃金已突破一千五百元;白銀也創三十一年新高;白銀、棉花上漲六至七倍,所有的原物料都上漲,下一波就會反映在物價指數上,是否還能購買原物料基金、期貨以及公司,而上市公司是否還能投資獲利?
  今年度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實施緊縮貨幣政策,亞洲與其他新興國家都在升息;美國、日本到最後才緊縮貨幣,然而在這種經濟情勢之下,股票是否會成長?經濟是否還有發展的空間?
  近期歐元已突破1年半以來的新高,愛爾蘭、希臘、金銀島、芬蘭、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常態的運作問題是否會讓歐洲的歐元區會崩解?

台灣股市的情況

  台灣的股市會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若中國、美國及歐洲的股市慘淡,那麼台股必然是無法好轉,主因是台灣的出口國來自於美國和中國,又因中國大多的出口國是來自於歐洲,因此台灣與這三大經濟體制有較大的直接關係,再言其本身的因素就是奢侈稅,會影響地產、地產股,尤其今年度台灣的總統大選和立委已確定合併選舉,每年選舉,執政黨都會釋放許多利多政策,包括美國。美國也是每四年一次選舉,而在第三年執政黨都會實施很多政策來護航,美國是如此,台灣也是如此。

印製鈔票的影響

  除了政治的利多,印製鈔票使得商品價格會轉嫁至消費者物價指數飆高的階段,當商品價格接近頂峰後,物價指數就會上漲,若物價上漲,經濟成長就會減緩影響股票下跌,因此下半年到明年初股市會有停滯不盪的威脅。
  根據美國聯準會表示截至今年四月份止,近三年來美國的鈔票印製兩倍多,而美國在外流通的貨幣(不包括聯準會、銀行底限)較前三年高出三倍之多。聯準會大量的印製鈔票去購買美債,使之流通至美國的地方體系,銀行體系再將貨幣借出去到全世界。
  貨幣數量學說表示印製及流通的鈔票的數量多寡,其物價會等比例的上升跟下跌;而印製鈔票的多寡會讓實質經濟在短期間會產生貨幣幻覺,但以長時間來看是沒有影響的。印製鈔票必定會影響股市,舉例來說台灣連續兩年印製鈔票使成長45%,這兩年的貨幣供給就和現在的美國一樣成長100%,然而台灣在1986至1988年,這幾年的股票市場飆漲了三倍,由此可見印製鈔票在短期間內會讓股票市場成長。
  整合美國五十年來貨幣供給成長,物價、股市及經濟的結論,大量的印製鈔票使得股票及原物料的價格都會大幅的飆升,但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會小幅成長,接著GPD與股票價格會上漲;在三年之後,若是沒有再加印鈔票或者緊縮貨幣,物價成長就會和印製鈔票的速度成正比,而廠商無法獲利,消費者則感覺物價太昂貴不願消費,那麼對於原物料的需求就會大漲,促使價格下跌,經濟就不再成長甚至下跌。根據這五十年來的經驗,貨幣供給增加一年半後商品價格漲數會減緩,3年後必定會開始漲停;2年之後利率、股價下跌後,商品價格也會跟著的下滑,然而當貨幣供給不再增加時,若緊縮貨幣則會下滑的更快。
  
  美國、歐洲、北美、日本等國家雖然對於原油的需求量減少,但是中國為了增加戰備儲蓄的緣故,對於原油的需求量大增。由於原油的庫存量已經到頂峰,又因原油的運輸、供應量對於中東的戰爭產生問題,這些因素使得原油的價格飆漲。雖然目前鐵礦、油價需求量降低,但在熱錢炒作下促使價格持續上漲,貴金屬跟鐵金屬的價格也是因投機炒作而攀升;糧食則是因為天災的因素再加上民生需求故價格上漲。


  美國的經濟確定已復甦,因此QE3推出的可能性變低,主因是目前通貨膨漲已達到2.7%,6月底或許會再上升至3.5%~4%,這時若在推出QE3,那麼全世界的股市大概崩盤,然而不推出QE3則表示美國貨幣緊縮,原物料價格就會下跌連帶影響股市。
  歐洲的經濟尚未脫離困境,雖然國內的通膨和美國大約都是2.7%,但不同的是美國表現無關緊要而歐洲則反之,並且為了降低通膨情形故開始升息,之後也將持續進行。歐元在這兩天以來上漲至1.45%,已創下一年多來的新高,以往最低點是在1.16%,然而1.45%的價位會使得歐洲五國經濟更慘烈 。
  中國的投資跟消費的成長率是15~20%,中國的整體經濟持續的成長,因為中國的內需很強並且也持續升值使得物價指數飆升。中國在今年度已是第二次升息,預計會再上升二次,故人名幣可望升值至3.75%到明年可再上升至4.5%,否則中國的通貨膨漲會壓不住3.25%,目前是在5.6%,因此還是負利息的狀態。
  中國希望存款利率是正利息,只有升到4.5%,而通貨膨脹壓至4%,才會有利率,因此還會升息二次,而他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在2月是4.9%;3月達到5.6%,非常驚人。
根據過去的經驗,銀行升息表示經濟、獲利很良好,一升息的初期對於股市是上漲,但是到了後期是15:25 台灣也是一樣 。
  美國若升息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通貨膨漲太嚴重;第二則是經濟成長,這都不是很好,所以要看升息背後的理由
  目前看來中國升息的原因對於股市是正向的,但若是再第二次升息或許情況就不同了。中國的第一季是逆差,可是外匯存底卻增加了2000億,但是逆差說明出口沒有成長,表示中國靠著內需的消費促使經濟成長了9.7%,又因中國在國內做很多的投資,使得國內的投資跟消費率成長了16%。

各國購買美國債卷的因素

  70%是美國聯準會購買;30% 臺灣外匯存底太多 不想升值
韓國、日本及俄羅斯的央行為了避免貨幣升值太快速而購買美國債卷,然而央行購買債卷是沒有損益的;但是民間團體損益自負所以購買美債是不利的。
  在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持有美債的投資者增加了5倍之多,美國人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不敢去投資股票轉而購買債卷。美國的債卷一下跌對於股市來說是有好處的,債卷下跌質利率就上升;質利率一上升美股就會上漲,其價格也隨之降低,資金就會轉移到股票市場,因此美債下跌對於股市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美國近30年來的質利率在1981年曾達到15.4%,後來質利率長期走空也就是債卷長期走多 已經到極端的地步,美國債卷的質利率應該是反彈的時候 所以現在是放空美國國債最佳的時機 而不是去購買

日本地震對股市(經濟)的影響

  日本大地震後,政府無力負擔重建費用,試想藉著加重稅收增加國庫,增值稅由原本的5%增加至8% 若加稅政件通過 股市就會很慘淡,但若不增加稅收就沒有其他收入。
  根據阪神大地震時日幣在100至95之間動盪,後來ㄧ路飆升至78,但是半年後就開始下跌,二年後跌至147。日本的經濟在加重稅收與出口的問題,使得日幣值很難維持現況,
  日幣的流動性大致在ㄧ兩個月後就結束了,央行入資、重建後會大量進口國外的物資促使日幣貶值(資金)外流,從今年三月起出口量就開始減少;貿易順差也大幅降低。這次的震災重創日本,損失預估值從起初的10萬億提高至25萬億日圓,尤其日本23%的人口年齡超過65歲,因此日本的經濟衰退。
  日本(的)外匯存底裡大約有8200億是美國國債,然而重建需要大筆的資金,因此會優先選擇拋售美國國債。
  日本的地震加速全球的通貨膨漲,農產品、電力的價格都漲價,日本是台灣第一進口國其中以精密機械、電機及化學產品佔最大宗,然而台灣和日本是產業分工的關係,部分的產業斷面是很嚴重的並且會影響至6~7月份,輪流停業的問題是否能全面復工,其中汽車業受到的影響最大,不只是日本的豐田、NIAON汽車甚至連美國都會受到牽連,台灣的五大產業存在的問題會在第二季會顯現出來;反觀韓國….

天災後是否是進場買賣股票的時機

  日本大地震時股市從9000點跌至8100點,那時進場或許是對的時機,但現在是否定的。現在購買股票,持有一年後是否能獲利取決於整體國際的經濟及當時地震的影響。

  韓國股市在這次日本大地震後創下歷史的新高,是最大的受益人。由於台灣與日本是互補關係;韓國與日本則是競爭對手,因此韓國可以元全取代日本斷面,部分台灣的廠商在日本取不到貨,可以到韓國去採買,韓國是雙邊受益,重建、斷面都需從韓國進口 32:47

結論
  現在的商品價格是高處不勝寒,可能還會有一些漲幅的空間,但不大。尤其是現在大多商品是連結期貨作為標的的基金,暴漲爆滿。由於這樣的價格一般公司皆無法獲利也轉嫁不出,導致部分公司的商品都不是來自實質上的需求,而是熱錢炒作,故快則3個月慢至半年,商品的價格就會下滑。
  此外,台股會受到中國、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的影響,中國情勢較為穩定,但是中國持續實施緊縮政策,在房地產之後緊接著就是汽車市場。中國方面認為汽車在使用上非常浪費汽油及空間,故最近許多的城市都在壓縮汽車量,不鼓勵甚至禁止銷售汽車,並且增加銷售稅來課徵能源稅、牌照稅。使得台灣的某些中概股多少會受到些影響,也因此投資中國汽車的股票時要更加謹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