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2007.8.15大人物知識管理集團范揚松總經理---『藍海策略與創新』




▲演講者大人物知識管理集團 范揚松總經理



八月份演講餐會
--『藍海策略與創新』
 

  96年8月15日,很榮幸邀請 大人物知識管理集團 范揚松總經理蒞會演講,題目為『藍海策略與創新』。




  • 『哪怕身處在紅海之中,只要努力去想,做到徹底,紅海都會變藍海』范董事長舉例說:在新竹有個房地產建案,一戶售價約1700萬~2500萬之間,推了好久都銷售不出去,後來他觀察到,新竹各大高科技產業公司招待外賓或是高級長官視察,都是住飯店或是商務旅館,因此,他修改了傳統以賣房子為觀點的企劃書,改用資產為主要銷售點,公司若買下幾個單位當作會館使用,可以招待外國客戶、長官住宿會客,不但省下一筆住宿費用,也可以增值。經過這樣的有效提案,順利的把原先滯銷的房子全部賣出。所以,就算是在困境之中,只要肯動腦筋,都可以找到我們的藍海。



  •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任何困難、任何事情,只要不受限傳統的想法觀念,轉換思維模式,就可以擁有另一片天空。近年來失業率高,許多人失業後就轉行開計程車,所以在普遍印象中,開計程車並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職業,但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范董事長應裕隆公司邀約,前往三義演講授課,當時裕隆公司派一輛計程車作為接駁的車輛。這位司機周大哥,在演講的前一天,撥了電話給范董事長,詳細的告知明日預約的時間地點,周大哥也上網查詢了解范董事長的簡歷,隔天早上六點,除了準時在預定地點等候之外,還貼心的準備了早餐及報紙,這些小動作都讓范董事長備感窩心,周大哥說:「我並沒有把自己當成司機,我認為我是客戶的差旅管家」。一個計程車司機,把自己定位成貼身服務客戶的管家,這就是周大哥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因為這趟愉快的旅程,范董事長後來經常幫周大哥宣傳,周大哥生意也就越來越好。在不景氣的紅海之中,計程車司機周大哥,憑著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及優良的服務態度打出名號,兩三年內自組車行車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藍海。

  • 在台灣產業發展中,我們看到許多重新思考定義經營模式而成功轉型獲利的例子。例如營造業的潤泰建設尹衍樑董事長,最早是靠紡織做牛仔褲起家,他在傳統營建業最不景氣、房地產市場最低迷的時候,看準高科技產業擴廠的龐大需求,順勢轉型投資高科技廠房。但是事實上,高科技廠房市場存在已久,要跟人家競爭,勢必要有不一樣的地方。潤泰建設不以削價作為競爭手法,尹董事長研發一種『百日完工法』,將往往需要半年一年才能完成的廠房,用最快速的方式完工投產,快速回收利潤。科技產業追求的是速度,這樣的手法比同業更快投產、更快切入市場回收利潤,當然也就大大提升了競爭力。在營建業的紅海之中,他們成功創造了客戶認同而且願意付錢的價值,創造了獨特而沒有競爭的市場,這就是屬於她們的藍海。

  •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這麼多資金作轉型投資,其實,只要能找到獨特沒有競爭的市場,就會有獲利,舉例:全台灣有非常多的土地公廟,南部就有一位老闆看到這塊市場,他將土地公廟模組化,設計不同的尺寸,利用宅配送至買家手中,買家只需要打地基然後將土地公廟組裝起來便完成了,方便快速,所以生意非常好。思維要變化,要重新定義你行業的範圍,小資本也能創造大市場,紅海只要做到深,就會是藍海。


  • 喜悅髮型美容設計股份有限公司黃馬琍董事長,早期從事美容美髮業,後期因為大環境政策影響衝擊,加上自身財務家庭狀況,使她一度想要退出這個她經營近30年的市場,一次與范董事長的交談後,她發現現今SPA業當紅,而美髮是她最熟悉的業務,為什麼不將兩者作結合呢?這樣的想法下,促成了頭髮SPA 的第一品牌,重新定義了美髮業,不再侷限於洗頭及造形設計,她結合現代科技與醫學美容,用先進的儀器觀察顧客的頭髮及毛囊的健康狀況,針對不同的需要搭配精油及相關產品,進行活髮、頭皮SPA及穴位按摩,以療程的方式銷售,在活髮過程中,在搭配酵母粉飲品,讓顧客享受SPA的同時也可以進行體內環保,這個酵母粉飲品,也意外獲得顧客的好評,黃董事長再結合東森得意購銷售這項產品,也獲利不少。只要願意改變,越傳統的產業,越有可能開創藍海。黃馬琍董事長說:『習慣是阻止人往前衝的絆腳石,因此,企業轉型的第一要素就是要願意改變。』

  • 再看國家轉型例子,拿新加坡來說,新加坡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而且是一個高度依賴全球市場、非常開放的經濟體,她們知道,新加坡一定要改變,才能加強對於世界衝擊的抵抗力,新加坡目標2010年達到2000萬觀光人次,國民GDP達到3萬美金,為了達到成為世界五大強權國家的目標,調整戰略地位,不再依賴中國作為後盾,而將角色調整獨立自主,成為中國與印度間重要的轉運點,因為這樣,吸引大量外國投資進駐,新加坡邀請全國最優秀的企業來投資,邀請最著名的大學來設分校,畢業的優秀人才,就可以取得新加坡公民卡。反觀台灣,若仍然無法與國際接軌,就將會被國際接管,這就是我們的困境,我們要能突破,突破的方法有很多,紅海的旁邊就是死亡螺旋,成長改變之路,會遇到層層亂流及困難,必須要能夠持續超越,才能達到成功藍海。

  • 要價值創新,必須要評估自身條件後,消除、降低、增加、創造某些因素。
    舉例來說:以世界級企業自許的IC代工龍頭台積電,奉行「價值創新」策略,不斷精進專業技能,累積核心競爭力,積極致力於為顧客和公司創造價值躍進,不但為自己開啟了一片無人競爭的藍海市場,也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遊戲規則。藍海績效:全球最大,2005年獲利千億以上。台積電的行動架構:1.消除:自有品牌、客戶對智慧財產權被侵奪的疑慮、與上下游特定廠商合營模。2.降低:新產品製造時間、新產品製造成本。3.提升:新產品製造技術、新產品品質、客戶新產品良率。4.創造:技術模組化、IC設計與產品製造分開商業模式、提供整套服務的虛擬晶圓廠。

  • 航向藍海八途徑
    1.改變產業的範圍定義; 2.不以集群競爭為思考;
    3.挖掘未來共通性需求; 4.改變影響的對象團體;
    5.產品與服務相互滲透; 6.功能與感性訴求互換;
    7.有效發展異業結合聯盟; 8.運用電子商務虛擬市場。

2007.7.18漢來大飯店林子寬總經理---《高雄觀光旅館經營環境與觀光發展之相關策略》



▲演講者漢來大飯店 林子寬總經理


七月份演講餐會
--『高雄觀光旅館經營環境與觀光發展之相關策略』


96年7月18日,很榮幸邀請漢來大飯店 林子寬總經理與我們分享-高雄觀光旅館經營環境與觀光發展之相關策略,以他個人豐富的旅館管理經驗,與大家分享高雄觀光發展的現況與未來。


長久以來,在台灣經濟成長政策之下,觀光產業的發展一直未受重視。以現今狀況,景氣持續低迷、產業出走、企業不斷向中國大陸進軍,最後台灣還能剩下什麼可以經營?台灣是一座美麗的小島,向來有「福爾摩沙」之稱,在這座島上自然景觀資源豐富,也因此被賦予獨特的景觀產業「觀光產業」將在這一片低糜中讓台灣重造經濟奇蹟,讓台灣走到世界各地,畢竟「觀光業是唯一不會出走的產業」。觀光旅館飯店若能夠加強顧客創新體驗,並且為企業文化奠基,在建立顧客導向的行銷面不忘研發和創新,使旅館的營運能夠迎合時代潮流,日新月異不斷成長,期能永續經營締造佳績。這是一個享受消費的世代,從消費中我們需要外在的刺激和體驗,我們了解在消費中,消費的事物能從它的價錢去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價值,在走不出台灣的觀光產業成了我們欲研究的大範圍,因為觀光產業不僅吸引台灣顧客也吸引來自各國的觀光客,所以是一項名符其實的國際產業,而在觀光產業中最值得探討的消費部分就是旅館了,旅館的種類越來越多種,所追求的訴求也各有差異,因此值得我們去做探討。


依旅館特色和顧客特點,可將旅館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商業性旅館:此類旅館提供從事商務活動的顧客,多樣化的服務,大多位於城市區的商業地段,其外觀講究、內部設施豪華、服務水準高、設施齊備。世界上著名的飯店,大多是商業性旅館。
二、渡假性旅館:渡假性旅館一般都遠離繁華的大都市,為客人提供娛樂和渡假的地方,所以渡假型之飯店須從活動設施之質與活動項目之量為考慮重點。
三、汽車旅館:最早時這種旅館規模不大,設施簡陋,主要接待駕車旅遊的客人。現在已有很大的變化,房間裝飾豪華,設施高級,可提供現代化的綜合服務。
四、長住型旅館:長住型旅館供客人長期或永久性居住,通常只提供住宿、飲食等基本服務,旅館的設施管理較簡單。讓客人有如回到家中的熟悉及親切感。

依據某雜誌的服務品質評鑑:台北晶華酒店。台北香格里拉。台北六福皇宮。高雄漢來飯店。台北晶悅飯店。其中只有高雄漢來非國際連鎖,亦非身處於外來人口密稠度高的台北。經營飯店是
一項永續經營的「大格局事業」,當客人成為忠實的顧客一再來消費時,即表示我們的經營與服務是成功的。
依旅館旅館的特性,可將旅館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服務性:服務人員的服務,使顧客感到「賓至如歸」,使得生活品質提升。
二、公共性:旅館是生活的服務,是一個最主要的社交、資訊、文化的活動中心。
三、豪華性:設備宏偉、時尚、舒適、安全的陳設,永遠保持嶄新的設備與用品,
更因室內設計氣氛,置身其中,有如進入不同時空之中。


四、全天候性:二十四小時全天服務,曾有座豪華大飯店於開幕當天,該飯店董
事長以鑰匙象徵性開啟旅館大門後,將鑰匙丟棄,表示本飯店從今以後,永
遠敞開大門歡迎顧客上門,不再關閉。

觀光旅館的收入主要來自客房出租與餐飲兩部分,其中應以平均房價為營運狀況之重要指標,不要迷信住房率。
一、國際觀光旅館已成為我國觀光旅館市場之主流:就相關資料顯示,近10 年來國內國際觀光旅館不論家數或房間數均出現增長,一般觀光旅館則呈現一路下滑走勢。由此可知,消費者對高品質的國際觀光旅館的需求性越來越高。
二、平均房價及住用率逐年呈現緩增現象:近年來台灣地區觀光旅館不論總平均房價或總平均住用率都呈現穩健上揚情形,但另外也發現一般觀光旅館的平均房價與助用率卻較國際觀光旅館高,原因可能是國際觀光旅館的增加而一般觀光旅館的急速縮減所造成的。
三、營業收入分析-整體營收尚稱穩健成長:一般觀光旅館以房租收入為主。觀光旅館之收益主要來自房租收入和餐飲收入,而不同的的旅館型態及座落的地區會影響營業收入來源。

除了行業變化,飯店內部將會發生什麼具體變化呢?瑞馳-卡爾頓飯店集團對10年間飯店內部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結論是:不論飯店如何更新其硬件設施,改進服務,關鍵一點是飯店要更像個家,更具有家庭的特點和溫馨的環境。首先,房間、浴室要擴大,房間保持空氣新鮮,佈置更多的花卉,以增加家庭氣氛。其次因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飯店或度假設施的地理位置也日趨重要。

總而言之,未來10年裡飯店業將會保持一片繁榮景像。但不論飯店如何變化,保持盈利是最終目的。

2007.6.20前觀光局副局長、前圓山飯店總經理及現任人道國際餐飲集團執行長鈕先鉞先生---《服務業的經營管理》


▲演講者人道國際餐飲集團 鈕先鉞執行長


六月份演講餐會
--『服務業的經營管理』

96年6月20日,很榮幸邀請前觀光局副局長、前圓山飯店總經理及現任人道國際餐飲集團執行長 鈕先鉞先生與我們分享-服務業的經營管理,以他個人豐富的旅館管理經驗,與大家分享現代服務業經營的面面觀。


1998年2月,素有「餐旅界教父」之稱的嚴長壽先生接受圓山董事會的邀請,擔任飯店總經理,為圓山飯店進行一年多的改革重整,他以在亞都飯店的成功經驗,建構出對圓山的改革想法,可惜改革速度太快,員工無法從「抗拒」突破出來而「認同」,最後,在強勢的圓山飯店公會扺制下,功敗垂成。鈕先鉞先生接手上任,記者會當天即見到公會的強勢排場,當下就啟示到要取得員工的信任是領導圓山的第一優先。


採取親民姿態,接任第一天即入住在飯店,半夜巡視櫃台,竟然安全人員公然睡覺;三餐吃員工餐廳的餐,卻發現食物難吃至極;參觀員工宿舍,不論空調、環境都十分惡劣;管理鬆散、員工服務、工作態度都有令人詬病之處。抓穩基層員工的心,也就能夠控制強勢的公會;要抓穩基層員工的心,要從生活改善做起,他立即更新員工餐廳飲食及住宿設備,並加強視察員工工作狀況,經常與員工面對面直接互動,使在圓山的每位員工都感覺到重視,並且實質生活也獲得了改善,勤勞是獲得信任要付出的代價,在鈕先鉞先生帶領下,原先勞資對立最強勢的圓山飯店,轉變成員工和諧的典範。

飯店內部穩定後,隨即而來的即是想辦法獲取更高的營收,由於曾在觀光局任職,對於政府促銷台灣觀光業相當有經驗,雖然是老飯店,卻也有著很重要的資源,採取的第一步即開放先前只有總統可以入住的總統套房,一天十二萬的總統套房為圓山賺進不少業績,也改變了外界對圓山的刻板印象,第二步積極創新,其中之一的例子,即將原先每年圓山飯店非常重視、也是台北市的地標之一的聖誕樹,換了一個方式,在二千年的聖誕節,用二千個保特瓶與絢麗的燈光,將台北市的夜點燃的十分漂亮,更具有環保價值,此一創舉,經東森電視轉播後,各家電視台都爭相採訪,飯店同時舉辦小型環保聖誕樹投票比賽,不僅帶動生意與知名度,也得到不少國際媒體的注意。

鑒於國人在國外詬病禮貌不足的行為影響了國家形象,為了從小做起,另一項創舉為小紳士小淑女養成營,內容除了住宿、餐桌禮節及交際舞的教學活動外,還加入了圓山特有的總統秘密隧道及總統套房的參觀,讓每位父母都迫不及待的為子女報名參與。也造就了台灣營隊的新氣象,更克服了旅館業的淡季問題。



餐飲的部份,蔣夫人喜愛的紅豆鬆糕,口感香Q,其中的紅豆又粒粒分明,但美味也是建造在成本上的,價錢不得不是市面的三倍以上,有這麼好的東西卻乏人問津,為了達到宣傳的目的,鈕總經理宴請當時懂得美食的展望雜誌社、聯合晚報記者,道地的美味吸引著美食家的目光,隔天聯合報出現了滿滿四分之一的版面介紹紅豆鬆糕這道蔣夫人喜愛的皇家美食,成為天天暢銷的產品,為了推動餐廳經營,紅豆鬆糕不外賣,請親自到餐廳享用,帶動了來餐廳額外消費的人潮,再遠請青島的麵點師父改善冰花煎餃,自行改進芝麻糊品質,此三樣知名產品帶動了圓山餐廳的發展,更曾經舉辦陳水扁總統就職國宴,並將國宴擴大推廣至平民百姓,還引起日本觀光客到台灣品嚐國宴的風潮。

鈕執行長卸任後在各地從事教學及演講的活動,人道國際餐飲的總裁在大陸聽完他的演說後,親自邀請擔任其集團的執行長,對飯店的裝潢與餐點品質要求的他,造就高雄素食產業的新市場。將心比心零距離,親和力是獲得員工信任的不二法門,員工對公司的信任,首先來自於經營層能不能以身作則。所以,站在第一線,員工看到和領導人在一起工作,這是對員工的鼓舞,也會贏得員工對你的信任,上下一心,才能將更多制度推行到公司內部執行。

自過去各產業的發展經驗也可發現,無論是成熟的產業或衰退中的產業,想要重新獲得更生的機會,唯有透過「創新」才有辦法做到,人人稱羨的企業家,和一般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勇於用創新的角度思考,並且積極掌握機會,只要找到做事情的新方法,就是一種創新。例如,只要在你的產業找出新的營運方式、或增加以前沒有的服務,就是一種創新;用新方法做舊的事情、將舊方式應用到新市場,都可能是一種創新。鼓勵員工提出任何創新的想法,互相討論、激盪,產、學、研各界進行產業創新技術及創新服務研發活動,加速產業升級,才會使台灣的未來,能更有競爭力。

2007.4.18玄奘大學法學院賴來焜院長---『企業與法律:台商未來經營方向』



▲演講者玄奘大學法學院 賴來焜院長



四月份演講餐會
--『企業與法律:台商未來經營方向』


96年4月18日,很榮幸邀請玄奘大學法學院 賴來焜院長蒞會演講,題目為『企業與法律:台商未來經營方向』。


壹、海峽兩岸「法律教育」之比較與趨勢
一、大陸法學院之「火熱」成立:636所
(一)清華「法學院」、(二)北大「法學院」、(三)人大「法學院」
(四)浙大:光華法學院(台商貢獻)、(五)武大:法學院
(六)衙門辦學:政法系統

二、台灣法律系所:10年間自「12校」至「36校」
(一)一流人才到法學院?
(二)呂副總統主持之法學教育改革
1.單軌制與雙軌制、2.考試法之研修、3.法律專業科目教育改進計畫。


賴院長表示,國內法學教育應採雙軌制,以固定保障名額提供興革後的「法律專業研究所」考試,原有學制繼續存在讓法律人才更多元。台灣法學教育體制及基本結構,數十年來不曾有過真正重大變革,今年四月在呂副總統、教育部邀集座談後,確實有值得檢討地方,如高中畢業生生涯規劃能力不足,無法深入理解、分析複雜的法律關係及問題,許多學子選擇就讀法律系係因社會或家長觀念,而非本身興趣。人才養成中,大學法律系所十年來招生名額激增,93學年度國內有 32所大學校院,94個法律相關科系所,學生總人數16633人。律師錄取率僅8%,司法官錄取率約3%到4%,大多數學生投入全職補習班,或準備國家司法人員考試,就業率為各學門最低。


法律系所雖以倍數方式增加,但教師人數與素質並未同步增加,許多學校缺乏專任教師,各界對法律系的設置亦無總量控管。考試引導教學下,確實影響法學教育品質。興革案如經相關會議決議通過後,勢必與傳統社會觀念產業衝擊,教育部預定96學年度立即啟動轉型新制法律系,雖然仍有十年應試過渡期,但大學部法律系招生將受到極大挑戰,甚至打破以往招生經驗與資訊,未來發展值得關切。未來大學法律系畢業生若僅得報考書記官、觀護人等法務工作人員等,現有課程可能無法完全對應考試需求。且法律專業研究所的報考、定位及未來目標與學士後法律學士班規劃完全一致,應加強學生生活發展、生活教育及學習輔導,提升就業競爭力。


三、大陸博士學位:(一)博士學位、(二)博士導師、(三)博士點。
台胞在大陸就業和專門職業人員執業資格考試仍有諸多限制,仍然不公平。 台籍人士欲取得大陸律師考試資格及執業資格,最大關鍵問題在於「國籍」之認定。台籍人士在大陸大學就讀,多以醫學、財經和法律為主。以法律人為例,他們熟悉兩岸法制,台商亦需要大量法律服務人才,但受限於大陸法令,這些優秀人才無法獨立執業。賴院長建議,初期大陸一方面可以開放在大陸修習法律的台籍學生報名司法考試;另一方面限縮通過司法考試的台籍人士只能取得律師及公證人執業資格。

貳、海峽兩岸「物權法」之制定與修正
一、大陸「物權法」之誕生:2007年3月16日
(一)立法怠惰與政治體制;
(二)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計247條。
物權法從1993年開始起草,醞釀14年時間終於通過,對於一向標榜共產制度的中國大陸來說,承認私有財產制是很大的考驗。物權法涵蓋範圍很廣,這次通過原來地上權的業主,可以在使用期限到了之後有優先承購權,台商最基本的精神從這邊出發,如果能夠貫徹,將來在中國從事務業投資起碼有基礎的保障,對中國房地產來說也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二、台灣「物權法」之八十年:修法怠惰
(一)楊建華召集人終身未完成
(二)謝在全召集人:分批修法
1.本會期:擔保物權修正通過、2.總則與所有權修正草案、3.用益物權修正
草案。

參、海峽兩岸「衝突法」之最新發展
一、大陸衝突法
(一)分散式國際私法:1.《民事訴訟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學、2.《海商法》:
海事國際私法學
(二)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十年有成):1.大陸法學會:國際法學、2.《國際私法示
範法》:168條
(三)國際私法之立法草案:1.人大代表:90條:寧「早」、2.學界:寧「全」
(四)民法典編纂:九編制(室內稿)
二、台灣衝突法
(一)國際私法:1.1918年8月5日:法律適用條例、2.1953年6月6日:涉外
民事法律適用法、3.修法之推動與成果(4月27日修畢)。
(二)兩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1.衝突法理論之援引、2.修法。
(三)三地:港澳關係條例:1.1997年與1999年分別生效、2.最重要牽連關係
原則採行。
三、兩岸國際私法學界之交流
(一)學術會議、(二)學生交流、(三)赴陸學位

肆、專業技術之考試與就業
(一)海峽兩岸第一屆法學論壇:六個議題
論壇主題「兩岸貿易及投資保護」,分為「兩岸投資保護」與「兩岸貿易
與金融環境」兩組,從法律角度,就「台商投資保護、執業就業、兩岸貨幣清
算及融資」等六大問題進行研討。
(二)送法下鄉與尋法下鄉
(三)建築師:《若干規定》(2006年12月4日)
(四)醫師:《若干規定》(2007年4月5日)
(五)律師:即將有成果

伍、結語
文化人:讀書、寫書、教書、藏書,書伴人生!
法律人:學法、執法、立法、守法,法平天下!

2007.3.21雷倩立法委員『後WTO的挑戰與因應-從台灣經驗談起』





▲演講者立法院 雷倩委員




三月份演講餐會
--『後WTO挑戰與因應-從台灣經驗談起』
 






  96年3月21日,很榮幸邀請 雷倩立法委員蒞會演講,題目為『後WTO的挑戰與因應-從台灣經驗談起』。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高雄我們談了許久的自由貿易港區,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在高雄港只有不到10%是由台灣出口的貨物,剩下的轉口貨物數量也大量減少。在全球化的時代,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你就是落後的。全球化的世代,台灣企業家在全球佈局的時候應該要重新去看,21世紀的國家、政府、政策及政治,真正在競爭的是:有多少的企業家願意把他的企業總部、營業總部、研發總部設在你這裡。在WTO、全球化、高油價等變素之下,政府之間已經不再是GNP和GDP等數字的競爭,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每個公司可以選擇在任何地方經營,因此,21世紀政府的競爭在於能夠創造多少工作機會。工作機會才是真正的標尺,因為當企業可以隨時移動的時候,我們也許能夠保有帳面上的GDP成長,但是當企業家把工作機會從這塊土地上移出去的時候,誰可以給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從工作而來的穩定未來以及生命尊嚴。


所有21世紀的國家,都再四個標尺之間挪移,就是GROW:
G(Growth):全球化給你新的挑戰,新的國際競爭環境,你要如何繼續成長。
R(Request):怎樣讓你的體質可以符合新的標準,新的要求。
O(Opportunity):怎麼讓本地的人繼續享有成長的機會。
W(Welfare):當很多的工作離開國家土地的時候,或是當企業轉型發生的時候,需要有人去為那些不是因為他自己的因素,落入結構性失業的人,創造繼續長久的公平。

用台灣的數字看,中國大陸是我們的第一貿易夥伴,也是我們第一個出超夥伴,我們用溫家寶最近一次談話的數字來看,他說:台灣大陸雙邊貿易一千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是八百億美元。由此可見,我們對這個市場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其實不光是台灣,全世界尤其是東南亞、東北亞的國家都對中國大陸依存度相當高。中國經濟的持續高度成長,其實是我們整個亞洲區域從以前就有超越英美或歐洲的夢想成功的火車頭。

金融改革在台灣,一方面來自國際競爭,要求落實國際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適任標準一再提高,另方面又遇上國內產業轉型,總體經濟勢微引發重重困難。金融改革不是一線進行,而是在財政/政府、金融/銀行家、經濟 /企業家的三角關係之間,確定責任與成就的分擔。

一次金改未解的三角習題:以日本新生銀行、韓國國民銀行為例。
金融改革:a.投入資源V.S逾放比?b.公共資金回收率?c.外國資本之引進?
d.道德風險與淨值缺口之擴大?

企業改造:a.出售、清算無價值之企業或團體?b.企業併購、發展核心價值?
c.外國資金引進及公司治理?d.以債權銀行為主體推動企業改造?
勞動環境改造:a.失業率及失業救濟金?b.放寬勞動基準法適用?
至於二次金改,許多制度與現狀都顯示其中有很多盲點。

結論與討論

一、1997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金融危機 總在轉角窺視

金融危機的三大類型IMF(1998)
1.通貨危機
2.銀行危機
(如:銀行體系逾放比>10%;紓困成本>GDP2%;銀行因問題而大規模國有
化;大規模擠兌造成凍結存款、或暫停營業、政府提出存款保證等)
3.外債危機

二、亡羊補牢 誠實面對金融業

自有資本、風險管理、公司治理三大問題
1.問題金融機構政府介入之標準
2.非存款債權之處理
3.RTC處理問題金融機構之權責及監督
4.問題金融機構退場與公共資金回收
5.金融監理機制強化
6.金融犯罪懲罰

政府應該用更前瞻性的眼光,不論是和美國、中國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或是將台灣定位成為投資之島,總是需要擬定策略,才能提供年輕人更大的舞台。相信只要年輕人知道發展的空間如此之大時,移民之島幾百年來向外拓展的精神將會重生。

2007.1.17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黃振聰教授『中小企業的宏觀策略』





▲演講者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 黃振聰教授


一月份演講餐會
--『中小企業的宏觀策略』


96年1月17日,很榮幸邀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 黃振聰教授蒞會演講,題目為『中小企業的宏觀策略』。


黃振聰教授從從外商的角度來看,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方向或者是台商在大陸的大戰略。黃教授說:或許有許多人認為與其花時間討論台商在大陸經營的大戰略,不如來討論眼前的或是與經營有關的細節問題,例如:大陸資金管理、外匯怎麼調度、税的問題怎麼解決、行銷、人事管理等。這些問題固然重要,但是大家實在應該對於一些大方向的問題再給予更多的關注。總體來說,台灣的廠商其實最缺少的就是對大方向的思考,原因是:大家都覺得這不是眼前急迫的問題,可以放慢一點以後再說,但是忙碌的行程與工作,往往造成這些大方向的問題永遠都在中小企業主的考慮之外,套句古月涵的話來說:「台商本來在台灣的時候就在幫別人代工,現在到了大陸去,難道還要一直幫別人代工嗎?」而且代工的對象還不只是原來的外商,現在很多台商也替陸商代工,舉個例子:現在大陸幾乎所有的手機都是委託台灣做的,台灣行遍天下,不管做到哪裡都一直在幫別人代工,大家也知道代工利潤一直都不高,台灣許多廠商又喜歡替別人代工,加上大陸廠商進入跟我們搶市場,所以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中間那一個階段的現象就越來越明顯。



如果台商一直持續代工將會有嚴重的問題,一方面是代工利潤低,另一個問題是:台商一直都在幫別人代工,而沒有自己的通路品牌,現在好不容易有一個大陸市場,全世界都在競爭,許多有遠見的大廠商,例如:統一、康師傅,一向都認為:因為大陸投資環境、人文背景等等,台商都占有很好的優勢,所以如果好好去經營與開發大陸市場,或許將會是讓台灣廠商取得自由品牌的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且除此之外,也或許會是台商拓展事業規模到世界排名前面的唯一機會。須多廠商私底下都是這麼認為:『大陸市場好好把握,台商爭取自由品牌就是一個希望』。
舉例來說,統一企業在滿早就規劃去發展大陸市場,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將企業規模擴展到超越雀巢或是通用食品,變成世界前幾名的廠商,這應該也是許多志向高的廠商一定的目標,
再舉古月涵曾經發表過的一篇社論:古先生從台灣的銀行談到服務業,再談到製造業,他認為台灣製造業經過這陣子全球化影響,往大陸西進,到現在為止都還有一個缺陷,就是『製造心態』,大部分中小企業主不管是什麼樣的考慮都離不開製造,古先生說:有許多在台灣規模還不錯的廠商到大陸發展,一開始可能還是在做外銷,想要擴大規模所以要蓋工廠,營運上軌道後,開始思考單作外銷似乎不能滿足,想要開發大陸的內銷市場,於是回頭檢視自己的資金,才發現所有的錢都投資在蓋工廠上面,想要發展通路、創造自由品牌的時候,基本上財務資金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所以接下來有就只好繼續做代工,甚至幫陸商代工。一路經營下來也就不會再有突破了。


要破除製造心態當然是不容易,一般企業都是經過一番寒徹骨,甚至是到了經營不善差點倒閉了之後,才會覺悟過來。舉例來說:大陸的永和豆漿,以當地的消費水準而言他的價錢偏高,但是因為好吃,所以除了外地客人之外,也有許多當地人會去消費,尤其是週末會有小家庭來用餐。其實永和豆漿在大陸的分店生意都很好,可是到後來卻爆發財務危機,歸納答案:
  • 第一、永和豆漿原本是家族企業,並不是非常重視經營的方式,通常這種連鎖系統,一開始分佈不是很廣的時候專業經理人或許不是很重要,但是等到經營上軌道,連鎖分佈越來越多且廣的時候,面對的經營環境就複雜,這時若沒有專業的經理人管理,就會變成這個企業的一個致命傷。
  • 第二、很多家族企業,通常都比較不重視公司制度及規範,企業在營運的時候,管理制度不完善,往往都是靠大老闆的影響力與老夥計們的默契來經營管理,這樣的方式待營運規模擴大之後一定會影響整體企業的發展。
  • 第三、因為永和豆漿用一塊錢的資本額去做二塊錢的事情,這在台灣企業也很常見,都在資本上綁的很緊,這個問題在台灣因為經營模式的關係,似乎還不會顯現出來,但是到了大陸,環境背景大不同,加上服務業不像製造業,製造業在工廠範圍以外的地方,企業主可以透過管理制度掌控整個營運狀況,但是對服務業來說,每家分店因為獨立營運、分佈距離廣闊,會遇到不可預期的狀況都不同。因此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大,如果仍然維持小資本做大生意,經營期間隨著服務業的環境複雜,不可掌控的事情越多的情況下,效率就會降低。當低到一個程度後,企業主就會覺得可運用資金不夠,若遇到一點小狀況,都極有可能兵敗如山倒。總結來說,造成永和豆漿生意這麼好卻面臨倒閉危機的就是:財務問題。


不過,永和豆漿的運氣不錯,在爆發財務危機時,剛好是香港私募基金慢慢興盛起來的時候,霸菱基金願意投資3000萬美金,雖然整體經營權還是原本永和豆漿家族,但是其他的專業經理人部分,要按照霸菱基金引進一定比例的專業經理人,因此永和豆漿進駐了各方面專業經理人才進行大肆改革,現在永和豆漿整個經營方式都和以往不同,尤其是擴張的積極程度,遠超過麥當勞等企業。外商帶給永和豆漿的除了資金外,還有專業的經營管理方式。


其實也不只永和豆漿,有許多的台商在製造業上努力,而忽略了內銷市場的通路規劃,也就是說當企業製造出東西要消到市場,但是這個通路卻掌握在人家手裡。而且就目前環境看來,製造資源比通路資源多的多,就像台灣現在的狀況:許多工廠生產產品後,消到市場卻拿不回利潤,因為被像7-11、家樂福等的通路商賺走了,通路商砍價態度強硬,如果不配合就直接下架,吃虧的還是製造商。用施振榮微笑曲線來說:資源多與稀少,會影響毛利率跟投資報酬率。資源越多賺越少,反之就賺越多。


現在有許多的電子業都覺得後悔,因為當初要去大陸蓋工廠時,有香港的私募基金表示願意投資入股,台商當時都認為不需要,都忽略了:當蓋完工廠要發展通路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做後盾。回到前面所說,因為工廠掌控度高,服務業掌控度低,預計投入的金額後,往往又發現實際上需要的更多。永和豆漿就是這樣,咬牙硬撐的結果,就是禁不起任何小狀況,一有風吹早動就瀕臨瓦解。如果台灣的企業想法仍停留在將製造放在主要,其他的通路跟品牌都放在次要,等企業主想要去做通路時,就會發現通路跟工廠的邏輯是差很遠的。舉例來說:通常工廠的投入跟產出之間是很明確的,可是在服務業,你的投入跟產出不一定有很明顯的關係,尤其是當景氣不好的時候,商店只要營業固定成本就會一直產生。這時候台商的製造心態就會很不習慣,極容易經過一次的不景氣就打退堂鼓,相對於外商的豐富經驗,她們知道要如何妥善經營等待下一波經濟景氣,這就是為什麼台商總是缺平台缺通路的一種原因。



要突破製造心態,就要改變想法,在企業建立期間往往會有許多投資公司會來談,在某整程度上應該要接受,雖然現在不缺資金,但是等有天要進行通路品牌的經營的時候,才有足夠的子彈可以跟人家打仗。提升台商的競爭力,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目標。

2006.12.20台東縣政府鄺麗貞縣長---『後山日先照,投資新天堂-樂活台東』





▲演講者台東縣政府 鄺麗貞縣長



十二月份演講餐會
--『後山日先照,投資新天堂-樂活台東』 


  95年12月20日,很榮幸邀請台東縣政府 鄺麗貞縣長蒞會演講,題目為『後山日先照,投資新天堂-樂活台東』。


壹、整體發展構想與遠景

結合鄰近區域,發揮地方特性,以互補、互利、加乘、可行為發展構想,發展「樂活台東」、「自然農業」、「城鄉遊學」、「會議產業」、「藍色公路」五大方案。

一、旗艦方案--樂活台東:樂活LOHAS的五大元素 ---- Land大地、Ocean海洋、Human人類、Air空氣、Sun太陽,台東驕傲的全部擁有,而且品質絕佳。台東將樂活追求健康生活與永續發展的生活態度的觀念結合Long Stay,提供國人樂活生活的健康生活實踐。配合中央的東部永續發展綱要的永續產業--觀光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綠色生技產業、優質生活產業、有機休閒農業,提供最優質的樂活體驗,具有難以估計的市場潛力。相關產業內容:觀光休閒都市、海岸部落、農村社區、度假飯店別墅及農莊、漂鳥產業、養生村及養老產業等。

二、自然農業:無毒、有機的農產,在污染嚴重的台灣日益受到重視,強調環保、健康等概念的產品與生活體驗,成為新的綠色商機。相關產業內容:度假農莊、漂鳥產業、深層海水養殖與農產利用產業、養生及藥用植物產業等。

三、城鄉遊學:台東具有純淨的生活環境與悠閒的生活步調,加上多元民族色彩,與豐富的地質、生態,這種全新拓展生活的體驗,對城市學子而言是絕大的誘因。相關產業內容:Long Stay概念產業、親子農場農莊。

四、會議產業:發揮台東優越的天然條件,結合大型飯店、農莊等,發展公私機構會議、訓練、研討會、員工旅遊等產業,成為都會人士的絕佳全新選擇。相關產業內容:大型飯店別墅及農莊產業等。

五、藍色公路:藍色公路是台灣交通的新思維,台東面對壯闊的太平洋,擁抱蘭嶼綠島兩顆海上明珠,是台灣藍色公路最重要的區段,結合旅遊休閒產業更易發揮加乘效果。相關產業內容:賞鯨、海上旅遊、濱海飯店別墅及農莊產業、海洋運動休閒產業等。


貳、台東現況與發展概述

一、對外交通
(一)南迴公路:南迴公路是台東對外最重要的的交通要道,長久來道路品質不佳影響產業及觀光甚鉅,但近期即將有具體改善進展。
(二)東部幹線及南迴鐵路:東部幹線及南迴鐵路,未來將全面電氣化及雙軌重軌化,縮短行程時間,使臺東台北高雄成為一日生活圈。
(三)航空:航空運能提供台北台東間商務及旅遊最便捷的服務,未來將還可隨台東發展而大幅提升航運效能。
(四)玉長公路:連接花東縱谷與花東海岸中段,玉里與長濱之間的玉長公路已全線貫通,正式通車後,大幅縮短縱谷地區及花東海岸間的距離,提供旅客更便捷的服務與更多樣的旅遊路線選擇。

二、基礎建設
(一)深層海水產業發展園區:台東知本溪出海口是全世界天然條件最優良的地方,不但提供業界開發規劃的典範與技術支援;且鄰近台東市生活圈、台東大學及知本溫泉區,交通、居住、學術資源條件優良,亦可發揮產業支援共生共榮。
(二)養生及藥用植物產業園區:台東多樣的天候、純淨的環境、肥沃的土壤,是藥草的故鄉。再結合鄰近的初鹿牧場,發揮絕佳的群聚效應。
(三)太平溪整治--全國示範河川:貫穿台東市的太平溪,純淨清澈無污染,連結舊鐵道步道自行車道,鯉魚山、體育運動公園,與森林公園南北呼應,對提升都市品質有絕大的助益。
(四)森林公園升級計劃:位於台東市北端的森林公園,未來將成為ㄧ個兼具遊賞、運動、生態、教育的世界級的景觀公園,大幅提升都市品質與旅遊誘因。
(五)鐵道風華:貫穿台東市區的舊鐵道,鄺縣長將它改造為公園化的步道自行車道,連結其他景點,成為帶狀的悠游動線,同樣大幅提升都市品質與旅遊誘因。


參、結語

觀光、綠金、藍金,是台東發展的金三角,產生絕妙的搭配組合,也發揮最大的群聚效益。觀光產業已建立口碑、綠金有機農業及生技農業也初具規模、藍金深層海水產業已經露出曙光,這樣潛藏重大利基的地方,再加上3項投資誘因:1.投資總額抵營業稅優惠措施、2. 特定產業投資優惠貸款、3. 縣府專屬服務專員之VIP服務。投資在潛藏利基的地方,捷足先登,是投資的最高指導原則。
後山日先照、投資新天堂;
藍金綠金、併肩起步;
現在切入、最佳時機;
樂活台東 LOHAS GO GO GO。

2006.10.18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陳政雄教授---『失敗學』



▲演講者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政雄教授

十一月份演講餐會
--『失敗學』



95年10月18日,很榮幸邀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政雄教授蒞會演講,題目為『失敗學』。


陳政雄教授因為到日本參加一場大學的研討會,認識了日本推行失敗學的東京榮譽教授村洋太郎,兩個人因為年紀相仿而成為相當好的朋友,而後陳教授便開始鑽研失敗學。陳教授說:「不只是企業,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曾經失敗,然後從由失敗中學習的例子。像是吊橋的設計、飛機的設計、輪船的設計等,都是曾經設計失敗導致人類傷亡後,設計者從中得到教訓、再逐漸改良程今日的成品。失敗的經驗會讓人進步,變成一種新的創造力,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失敗這兩個字不好!」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是個必然過程。失敗分為「好的失敗」和「不好的失敗」。「好的失敗」是指在遭遇未知之事時,即使充分注意也難以避免的失敗,如果能從這種失敗中認真總結經驗,往往能開拓人類未知的新領域;「不好的失敗」是指不該失敗的失敗,如不負責任、怠忽職守所導致的失敗。對壞的失敗必須嚴懲,但要把追查原因和追究責任這兩者區分開來,善意對待當事人,幫助他鼓足勇氣戰勝失敗,不再重犯。日本失敗學會會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村洋太郎說,「人們挑戰未知領域時,由於現有知識的局限,經常會遇到挫折,但認真加以總結,失敗就會成為通往勝利的里程碑;如果汲取教訓,可避免重犯錯誤,普及活用失敗知識,模擬體驗失敗,可使人少走彎路。」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但在錯誤面前認真反思,避免重犯錯誤,會逐漸走向成熟;一個單位從個人的失誤中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會大大提高安全生產效率;一個社會把失敗個案作為教材,在社會上加以推廣,讓所有人以當事人身份汲取教訓,會帶來無法估算的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確對待失敗比正確對待勝利更有意義。



『失敗』,它與勝利和成功相對,在鬥爭和競賽中被對手擊敗叫失敗,沒有達到預定目的也叫失敗。全軍覆滅是軍事家的失敗,下獄投荒是政治家的失敗,名落孫山是赴考者的失敗……人生本就充滿曲折和艱險;有奮鬥,就會有失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失敗就不會有勝利和成功。失敗是人生的苦酒,同樣也是人生的良藥。經得起勝利的人,不一定經得起失敗;能經得起失敗的人,往往也能經得起勝利。失敗比勝利更能磨練人,更能檢驗一個人是否成熟、堅強。




  • 失敗學三大定律
失敗學所要研究的是:從過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積累知識,用以指導現在的行動並預測將來,努力不犯同樣的錯誤。

一、進行逆向思維:為了預防失敗,需要假想具體的失敗專案,從反方向推斷導致它出現的環節。

二、使潛在資訊公開化:希望企業能儘早防患於未然,技術人員意識到「這一點可能將帶來危險」後,就應該公開提出來。

三、樹立人人思考的習慣:如果每個員工不能認識到失敗的可能或不能拿出良好的對策,依靠逆向思維來避免失敗的方式就很難發揮作用。因此每個人都需要發揮能動性,並提出具體建議。




  • 學會從失敗中學習
人們通常認為,失敗是一種錯誤。那麼,如何以積極的心態來改變這種想法,把失敗當成一種學習的經歷呢?Dougherty Coaching and Consulting公司的管理合夥人多爾蒂認為,人們應該認識到,學習的機會對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必不可少。同時,人們還應以充滿希望的態度對待生活。他把這種方法稱為“希望的品德”。若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失敗,就必須知道失敗將如何給你帶來幫助。「讓不愉快的經歷帶給你辨別的能力。」多爾蒂說。
有三個「要素」可以幫助人們從挫折和失敗中重新振作起來。


一、培養達觀的態度,走出失敗的困擾

無論自願還是被迫,請不要讓一次工作的終結毀了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離開時要多想想自己過去的成功。「你在公司裏獲得的經驗比你離去的方式意義更大。不要讓離開的方式破壞你在某個地方的回憶。」多爾蒂說。此外,承認並處理好自己的憤怒情緒是很重要的。長期的憤怒可能會導致敵對的言行,並在相互間形成衝突與負面的關係。這種關係會使人沉浸在與前雇主的心理或法律纏鬥中。不斷的衝突會阻礙人的發展,使其無法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進步。


二、建立使命感,挖掘自身潛力

自我評估有助於你在職業生涯中建立起更敏銳的目標與使命感。它會幫你決定哪些事可以成為追求的目標。當然,這需要充分發揮你的天賦與才智,並且投入足夠的激情。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被稱為“自治技能”的能力。在沒有支援系統時,具有自治技能的人會想辦法促進自己目標的實現。他們對集體及協作的重要性固然深信不疑,在自己的事業方面卻並不依賴於某個人或某個企業。實現「自治」需要人們有自信與自尊。當你自信會取得成功,並且堅信自己應該取得成功時,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實現目標——尤其是當你願意做那些必要的事情時。


三、克服羞恥感,享受成功的樂趣

然而,情緒可能會對此造成影響。尤其是當你把某些事看作是失敗,並為此感到恥辱時。通常這些事包括因疏忽大意造成的錯誤,或者一些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有時,這類「失敗」比實際發生的情況顯得更嚴重,特別是當你覺得應該或者能夠做些什麼,卻又沒有做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阻礙我們學習的往往就是羞恥感,以及害怕在眾人面前現醜的想法。克服這些思想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為無法掌握某項技能而感到羞愧。通常在你與他人交流後,羞恥感會得以減輕,因此下一步就是向可以支援你學習的人承認你的「缺點」。如果要等到自己不再害怕了再去這樣做,那麼效果往往會很差。正如心理學家傑弗斯所說,有時你「感到害怕但還得硬著頭皮上。」只有直面自己的恐懼才有可能征服它。


2000年12月底,臺灣著名企業宏基集團的董事長施振榮公開承認失敗。由於過度授權,宏基集團內的各個企業因而失去了方向,最終導致成長衰退,所發展的自有品牌也與代工業務形成衝突。然而,施振榮卻從企業失敗的經驗中,體驗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失敗學”。他曾對媒體表示:「每個人都有打不完的仗,上一場輸了就要認輸檢討自己,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贏家。」他也強調,一個企業不可能失敗5次之後還不能成功。事實證明,集團經過重組後,仍然是臺灣資訊電子業界規模最大的企業。


所以失敗也是有魅力和價值的。前人的失敗是後人成功的鋪墊,自己的失敗是他人成功的開端,今天的失敗是明天成功的前奏,最偉大的勝利往往是在最慘重的失敗後取得的。最能喚醒人打動人的,也許不是勝利者的凱歌,而是失敗者的悲歌!學學“小溪”吧!衝破那些攔阻我們奔向成功的“萬山”!

2006.9.20悅智全球顧問公司黃河明董事長『強化企業IQ以創造競爭優勢』





▲演講者悅智全球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黃河明董事長



九月份演講餐會
--『強化企業IQ以創造競爭優勢』
 

  95年9月20日,很榮幸邀請悅智全球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黃河明董事長蒞會演講,題目為『強化企業IQ以創造競爭優勢』。


在一個企業或組織中,通常有一些核心的能力和工作,以提供給顧客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不論是產品研發或是銷售服務,這些核心能力和工作必須藉由許多知識來創造。組織和個人擁有的知識,藉由流程和活動將專業知識化為行動,產生組織所期望的成果。換句話說,核心能力藉由知識創造活動而產生,而這些活動又仰賴核心能力。以行銷的領域而言,企業組織往往依賴行銷通路的專業知識來佈建通路網,並管理通路的關係和契約。但許多市場上的知識也許要靠通路商會議的舉辦來獲得,這類活動的舉辦又增加了企業對於通路的許多知識。
最好的創意常常來自獨特的發現或思考,不同的觀點往往撞擊出偉大的創見,企業應該鼓勵不同背景的人一起討論。以企業行銷領域的知識創新而言,內部培訓、討論、品管圈等都能有效利用知識,產生創新的做法。


壹、人才創造知識

知識產生絕大部分先由個人開始,研究知識轉移極為有名的學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認為知識只能由個人創造出來,也就是說組織無法不靠個人的力量創造出知識。雇用傑出的員工將是企業創造知識最重要的關鍵,唯有優秀的員工,才會有知識的源頭。組織的知識創造則是將個人創造的知識有組織地擴大,並透過對話、經驗分享、釐清或實務社群,將這樣的知識在團體層次成型的一個流程,換句話說,個人乃知識的創造者,組織則是知識的擴大者。


貳、資訊網路

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來源是資訊和知識,如何使企業善用資訊與知識就成為最重要的議題。資訊本身只是把企業經營的許多有形而顯性的知識呈現出來,若要資訊有用,還需要專業的分析和判斷,也就是加上無形或隱性知識的結合,才成為這件事的知識。把這些知識用在人生各種決策和工作上,稱為智慧。智慧通常就是指資訊加上經驗的判斷,而對特定工作或問題所採取的決策根據。商業智慧與管理資訊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必須加上個人判斷,而用於特定事務。現代企業不惜成本建置昂貴的資訊系統,一方面把營運收集到的資料大量儲存下來,另一方面建構內部神經網路,以快速回應市場和顧客的需求。


參、外部資源

除了企業組織本身的知識很重要外,外部的知識來源也是企業需要重視的資源,近年來網際網路上蘊藏了非常豐富的資訊和知識,往往用很低的成本就能獲得,企業應該擬定計畫,積極運用外部的資源。


肆、創新的意義

創新係指用新的技術或方法,完成一項工作或是做出一個新產品。「創新」的觀念最早是由古典學派的經濟學者熊彼得所提出,他認為創新是有效利用資源,以創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市場需要,是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大多數情形,創新是將研發成果加以商品化的過程,因此我們可說技術商品化是創新活動的核心部分。在企業管理的領域,我們也可以簡單地說:「創新」是一種可以使企業資產再增添新價值的活動。當前企業普遍推動的持續改善,廣義的定義,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創新」,亦即企業的創新活動在本質上就包含持續改善產品、製程、服務等。


伍、創新來源

杜拉克曾於其著作中提到,創新的來源有下列七項:
1.發生非預期的意外事件。2.出現不協調的情況。3.程序的需要。4.產業與市場發生改變。5.人口結構發生變化。6.認知的改變。7.出現新知識。
一般人以為創新只能在研發部門產生,其實公司所有的部門都可以就自己的專業和觀察,尋找創新的機會。平常持續的改善,對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技術除了用於產品本身外,在製造、行銷和物流等工作流程上也常常創造全新的模式。


陸、知識創造價值

一個產品的成功往往是基於切合了顧客的需求,如何知道顧客的需求呢?市場調查、消費者研究或焦點團體都是常見的方法,平常日積月累的顧客往來資訊也是寶貴的知識來源。以惠普科技為例,藉由長期對顧客的關注,他們用想像力來了解顧客未滿足的需求。一方面深入了解顧客有哪些潛在的需求,另一方面用自己科技上的知識來想像顧客要的是什麼產品?哪些科技可以滿足他們?對於新的科技產品而言,研發和行銷人員必須積極聆聽與溝通,才能發現新產品的契機。

柒、結論

知識的轉化是創新的重要根源,企業應鼓勵員工運用知識創造價值,並且在組織內形成知識的流動與擴散。以顧客知識為例,企業可以增加資訊科技的投資,以強化顧客知識的累積,並設計即時互動系統,增加對顧客的關係,因而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整體價值。

2006.8.16新光鋼鐵公司粟明德董事長『傳統產業的成長與創新』


▲演講者新光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粟明德董事長

八月份演講餐會
--『傳統產業的成長與創新』


95年8月16日,很榮幸邀請新光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粟明德董事長蒞會演講,題目為『傳統產業的成長與創新』。


  • 新光鋼鐵團隊就像個大家庭般,在全體員工努力的配合、分工合作之下,員工平均年產值高達4,000萬元以上,遙遙領先同業。難得的是,十多年來,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景氣如何波動,新光鋼鐵都是只賺不賠,差別只是賺多賺少,這總是讓同業豎起大姆指。新光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粟明德董事長說:「除了用心,經常和上、下游及貿易商聯繫,能準確掌握市場變化外,新光鋼在不景氣時練兵,強化體質,是公司能打敗景氣循環的主要關鍵。」
    從事鋼鐵業近30餘年,粟董事長最感到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把員工當成家人,關心每一位員工的家庭、生活。董事長說:「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大家為公司奉獻心力,公司也應該讓員工分享成果。員工無後顧之憂,才會安心為公司打拼。」

  • 粟董事長歷經過多次鋼鐵業景氣循環,充分了解「實力」的重要性,他要求員工必須不斷充電。新光鋼鐵除定期召開大型會議外,經常安排課程,要求幹部、員工學習各種課程,不能參加的人,必須補看錄影帶,詳讀講義或會議記錄。除此之外充電外,粟董事長自己也沒有鬆懈,年輕時沒機會唸大學的他,自行苦讀英文、行銷學,到如今是政大企研所經營管理人員高級班的畢業生、榮獲青創楷模,也擔任過台灣省五金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粟明德董事長於民國64年退伍時接下父親與友人合夥新合發五金公司。當時公司是虧損狀態的,他從搬鐵條、送貨等工作和鋼鐵業展開真正的接觸,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轉虧為盈,就碰到第一次能源危機後的經濟大蕭條。鋼價一路走低,每一批買的鋼鐵材料最後都被迫得依市場行情低價賣出,公司陷入更大的虧損危機。

  • 民國74年,新合發與關係企業新光鋼鐵合併,粟明德被推舉為新公司董事事長兼總經理,不但得處理家族企業問題,還面對另一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民國86年,新光鋼鐵公司股票上櫃,亞洲金融風暴襲捲而來,連續幾年鋼鐵業處在空頭市場,鋼價滑落到20多年谷底,新光鋼股價跌到4元。20多年來,接連而來幾波的考驗,但他從未氣緩,用心克服一切。

  • 粟明德董事長演講中提到:「鋼鐵業不景氣時,買盤縮手,價格下跌;景氣好時,價量齊揚,業績容易大好大壞。如果沒有穩定的供應來源及客戶關係,就沒有抵抗鋼鐵景氣循環的本錢。」粟董事長很早就有這樣的體會,因此,他決定放棄小廠往來,購料目標鎖定品質及貨源穩定的中鋼等國內外大廠。「大廠鋼品賣價高,公司必須強化管理工作、降低加工成本,才能賺得利益。」利用爭取與大廠合作的機會強迫新光鋼改善體質。「環境變化,經營模式不隨著轉變,就找不到出路。」若以蓄水庫做比喻,新光鋼鐵就是是蓄鋼庫,外界缺料時就是我們發揮功能時刻。我們要求快速配送、即時供應。因鋼材較笨重,很多業者在南部設裁剪物流中心,貼近製造工廠,便於取料發貨。新光鋼鐵在北部成立,初期根本沒有能力到南部設廠,因此改採「接近客戶端就近服務」進行市場區隔。後來將發貨倉庫延伸到中、南部,更貼近客戶,對客戶端反應也比南部裁剪廠快,形成另一種競爭優勢。現在新光鋼鐵已是全國最大鋼板及型鋼發貨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特殊鋼裁剪中心。

  • 新光鋼鐵的經營方針很清楚:獲利鋼品快速流通、全球運籌,有利潤鋼種才做生意,不會為衝營業額犧牲毛利。畢竟鋼鐵買進來後,要負責倉儲、裁剪、管理、運輸、財務,有附加價值存在。因為這個堅持,2001年新光鋼營運雖跌到谷底,仍然有小幅獲利。當時日本流行「消滅中間商」,下游廠商直接跟原廠交易,這情形鋼鐵業也一再發生。但因新光鋼鐵根據不同需求規劃三種不同模式:量販店式、量身訂作客製化、通用尺寸,客戶仍仰賴我們。粟董事長堅信中間商有存在空間,端看你如何增加附加價值。
    另一個讓新光鋼鐵維持不敗的關鍵是管理。粟董事長採低管銷費用機制,自行開發廠區控管模式,隨時掌控進、銷、存動態,物流車隊派送也採看板管理, 並透過EIP(企業入口網站資訊系統)傳遞內部資訊,因此獲得第三屆磐石獎。去年新光鋼鐵管銷費用與利息費用比例控制在3%~3.5%(中鋼與燁輝費用率均超過4%),今年會降到2.5%。

  • 新光鋼鐵優勢在於不斷複製成功模式,現已有鋼板、鋼捲、特殊鋼、等五個利潤中心,未來將透過現有配銷系統、裁剪設備、基本客戶,開發新鋼材,延伸更多利潤。近兩年國際鋼鐵鋼鐵景氣復甦,新光鋼運籌帷幄,井井有秩,因此能獲得優於同業的表現。
    粟董事長表示,傳統產業也必須向服務業學習。做為傳統產業的創新者,新光鋼鐵開發出「服務型製造業」模式。「我們依顧客的需求,為他們量身訂做,就像訂做蛋糕一樣。」為了因應客戶不同的產品需求,新光鋼鐵採取虛擬工廠、委外加工模式因應,將製程設置所需的成本直接轉移到有該項製程能力的代工廠商,而新光鋼鐵則轉成為接單與控制品質的角色,避免重覆投資的浪費。最重要的是,新光鋼鐵轉型為不但可以製造,也可以銷售產品的國際性產業,也就是所謂全球運籌、全台配銷。

  • 除了對外積極轉型之外,為提升員工向心力,粟明德也大幅實施庫藏股,作為員工認股之用,讓員工也成為公司的股東。同時在各種對內對外的場合,粟明德亦倡導“立足台灣,凝聚力量建設美麗大台灣”的概念,透過實質上的作為和提振同仁的信心,讓員工願意打起精神共同為台灣這片土地打拼。
  • 一路走來歷經各種挑戰的粟明德董事長,自認是一位十足的樂觀主義者,儘管身為前五百大企業的高層,不過卻無一絲自滿的意念。當外界將傳統產業形容為夕陽產業,必須外移才能繼續生存的同時,粟明德卻選擇在台灣這個戰鬥基地勇敢前進,並向世界證明「新光鋼鐵不是沒落中傳統產業,而是建設美麗新台灣的中堅份子」,並以「現場生產人員、早出晚歸的車隊、奔波勞碌的同仁,我們辛苦的代價,將換得繁榮、現代化的新台灣」與所有員工共勉。

  • 粟明德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公司的成功並不代表努力的終點,而是應該更兢兢業業面對未來各種的變化,公司要永續發展,更要克服各項困難與新的挑戰。對於台灣這塊孕育眾人的土地,粟明德堅持本土化創新的發展模式,對照其他外移的企業仍孜孜致力於損益兩平或小幅成長的情況來看,新光鋼鐵突顯出了只要不斷創新及適時轉型,營運表現仍具有大放異彩的契機,為傳統產業根留台灣做出最佳的範例。

2006.7.19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前台灣省政府主席趙守博博士『外勞問題面面觀』




▲演講者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趙守博會長

七月份演講餐會
--『外勞問題面面觀』
 


  •   95年7月19日,很榮幸邀請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前台灣省政府主席 趙守博博士蒞會演講,題目為『外勞問題面面觀』。

  • 高雄捷運泰勞「抗暴」事件,連帶引發一連串有關「外勞仲介黑幕」、「外勞人權」及「外勞對本勞就業的影響」等問題。由於我國經濟長期快速發展,就業市場自民國七十年代後期起,即出現基層勞力短缺現象,在缺工壓力下,工資大幅上揚,加以當時政府正積極推動六年國建,需要大量的營造工人,遂於民國78年正式引進外籍勞工,並於81年通過實施就業服務法,進一步將外勞的引進與管理法制化。自此在台外勞人數節節上升,目前雖較顛峰時小幅下降,亦超過31萬人。

  • 引進外勞雖是解決勞工短缺最簡單的方法,然其對產業升級、國人就業權益、以及社會治安,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一直為國人所擔心,因此政府在開放引進外勞時,便將外勞定位為「短期補充性勞動力」,同時設計出一套管制機制,包括總額控管、「限業限量」方式引進、訂定外勞在台工作期限、收取就業安定費、並要求雇主在僱用外勞之前必須以合理待遇進行國內招募等。

  • 台灣引進外勞十多年,人力仲介公司居間盤剝時有耳聞,為此勞委會便推動「直接聘僱」和「非營利機構或組織」的方式引進外勞。所謂「直接聘僱」,根據主管機關的規劃,是當雇主需要引進外勞時,將招募需求向在台的外國機構提出,再由在台的外國機構轉交其本國的政府部門或仲介公司辦理。如此國內仲介公司的角色及功能就可以被排除在外,似乎可以達到減少仲介費用之目的。

  • 但在現行的環境下,與外勞招募及引進有關的利害關係人大體上包括國外仲介公司、國內仲介公司、外勞本身、雇主、國內政府與國外政府,而每一方的關係人都有其利益及需求考量。除了國內的政府外,似乎每一方的關係人都與仲介費的收取產生利害。為保障所得收入,國外政府與國外仲介公司不會放棄仲介費的收取,也不會開放仲介市場,讓其他人有染指機會。國內仲介公司認為協助辦理外勞引進、入境、返國、展延等服務,理所當然要收取費用,不管這些費用是什麼名目(仲介費、服務費、訓練費、規費)或要由誰負擔。而雇主則會考慮到我已經繳就業安定費和付出薪資成本,也不願意負擔額外的費用支出。最後,只好由最無議價能力的外勞來負擔,這正是泰勞抗爭事件的起因。現行法規要求雇主至少要付給外勞15,840元的「基本工資」,與泰、印、越等地相較,在台工作一個月等同當地一年的收入,亦高於港、星的7,000元月薪,是以東南亞勞工爭相來台工作,遂讓「有力人士」得以伸出黑手從中牟取暴利。

  • 正因主管部門既管制數量又管制價格,有能力取得「外勞配額」者即可獲利,單估算人力仲介業合法收取之服務費用,每月金額就有五億新台幣來看,外籍勞工引進而衍生的利益確實不容輕忽。所以有經濟學家倡議「競標機制」,亦即依主管規劃的理想引進數量,由所有合法且對待外勞無不良紀錄、能讓外勞安心工作之雇主,競標僱用名額,所獲收益全數用於促進國民就業與改善投資環境。此舉雖未能消除外勞在台工資遠高於其本國,而成為特權競逐的原罪,但與廢除基本工資相較,可行性仍是較高。


  • 此外,由於外勞控管機制並未發揮應有功能,1990年代末期即發生國內失業率與外勞引進人數同時上升的現象,其後只要失業率攀升,就有何不將外勞請回去,以增加國人工作之議。研究指出,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泰國與南韓政府,故意把大批外勞遣送回國,為本勞創造就業機會,但是二國的本勞寧願失業,也不願從事外勞的工作,兩國政府被迫再次引進被遣送回國的外勞,以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今天產業界若非有這三十萬吃苦耐勞的外籍伙伴,許多生產機具都要閒置,甚至一些重要的生產環節,由於台籍勞工無人問津,而使整個工廠乃至一個產業的整體供應練無法運轉,迫使產業外移,遠超過三十萬個工作機會恐因此喪失。

  • 為免外勞與本勞搶飯碗,政府除設定外勞在台工作期限外,尚要求其在台期間「不得隨意轉換雇主」。使得外勞為了確保在台工作,而必須接受雇主的不當要求。其中產業外勞由於所屬行業適用「勞動基準法」,其權益尚有基本保障。但家庭幫傭與監護工則因工作地點在雇主家中,部分外勞受到食宿差、工時過長,甚或沒有加班費等不合理待遇時,卻申訴無門。

  • 歐盟係以推動移工參政權來維護外勞人權,外勞若能取得地方政府的參政權,意見領袖為贏取選票或建立形象,將主動改善勞動環境。然而現今的社會,推動移工參政權有其困難存在,但可先由開放外勞自由轉換雇主著手,以抵抗不平等勞動場域之剝削。其次是修訂工會法,讓外勞得以加入工會,行使團結權以爭取其應有的基本保障。高雄捷運泰勞抗爭事件,事件發生以來焦點轉變成政爭與黑金,誰在其中剝削與得利,固然該揪出來。但是,整體的外勞政策也到了該重新檢討的時候,這才是透過此事應學到的教訓。

2006.6.21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方力行館長『當生命放在死神手中的滋味』



▲演講者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方力行館長



六月份演講餐會
--『當生命放在死神的手上的滋味』
  • 95年6月21日,很榮幸邀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方力行館長蒞會演講,題目為『當生命放在死神手中的滋味』。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方力行館長,為了興趣放棄醫學院,進入台大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就讀;為了理想,選擇進入薪水只有另一份工作六分之一的中央研究院擔任研究助理;為了一份憧憬,五十三歲的他,開始學飛行傘;為了社會正義,他堅持興建海洋生物博物館不應給地方金錢回饋。
  • 方館長從小就跟著父親到處釣魚,和一般人不同,他經常會想為什麼有時釣得到魚有時釣不到、有些地方釣得到魚有些地方釣不到,進而對水中生態發生興趣。他認為「有知識的人,應幫助知識較不足的地方提升水準」,於是到南部新成立的中山大學任教;八十年海生館籌建,他再到更偏僻的屏東車城,走了一條和一般人「從鄉下到城市」相反的路。方館長多次與死神擦身而過,都憑著豐富知識及過人膽識化險為夷,值得我們學習。

  • 方館長演講中提到拆廢彈的經驗:三十二年前在空軍防空砲兵部隊服義務役,接手「兵工官」的職位,是非常專業的工作。部隊每年有實彈射擊,打完後的彈殼須清點繳回,以控制彈藥不外流,這時最怕的就是在砲膛中有擊發動作,但沒有發射的「啞彈」,如果不幸在砲彈退膛、繳交、運輸時任何時間爆炸,人員的傷亡慘重,可想而知。那怎麼辦呢?非常簡單,一是引爆,一是拆解,拆解後的彈殼再繳回銷帳。由誰來引爆或拆解呢?這就需要非常有技術、經驗,並冒極大危險的專業技術人員了。

  • 那一年,沒有人願意處理營部的三枚已擊發未爆彈,我是兵工官,責無旁貸,卻也一籌莫展,跟營長商量許久,最後選了可以完成任務,卻最危險的方式:「自己拆」,在三十多年以前的時空中,或許真是責任第一,人命惟輕的價值觀吧!
    我先把檔案中從來沒人看過的美軍彈械技術手冊拿出來好好研讀了「十幾」番,營長是老防砲軍官,非常熱心的告訴,並做了如何拆解的示範給我看,但還是把真正的工作留給了我,而我在腦中、心裡也不知把過程演練了多少遍,但每次一看到那三顆冷冰冰躺在那兒的砲彈,所有的勇氣都煙消雲散了,直到一天下午,午睡起來,忽覺萬念俱灰,人生無趣,不如放手一搏,為責任效忠吧!就推著那三顆砲彈,進入車輛維修調度場的工作室,打算用那兒的工具進行拆解。

  • 集用場的小兵看到我推著砲彈進去,就像見到鬼一樣,四散奔逃。我先將包了布的砲彈用虎頭鉗固定在操作桌上,找了一個五英吋大扳手,從拆解彈頭最前面的高爆引信開始,這兒最危險,因為一定的扭力和撞擊力就會誘發引信,引爆彈頭,我固定彈身,一方面容易使力,但是旋轉的力量又不可大到會引爆引信,另一方面也怕彈筒底已擊發過的底火,在震動中不知何時又會引燃,那我當場就可「直奔」天堂了。

  • 在持續、穩定而且有決心的施力下,但也不知怎麼完成的,彈頭的引信突然鬆了,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忙將引信旋開,輕手輕腳的放在旁邊的盒子中,彈頭本身應該不會爆炸了,下一步就是要將彈頭和彈筒分離,這個部分非常詭異,因為彈頭是用彈筒的金屬環加壓箍上去的,拿下來的唯一方法就是一下一下的敲彈頭,一個裝滿了炸藥,或是會化為烈火的黃磷的鋼製容器,直到它鬆動到可以從彈筒中拔出來為止。我選了一塊大木頭,將彈身握在手上,一下一下用彈頭敲木頭,愈來愈用力,走到這個地步,非完成任務不可,或者就成仁吧!不知多久,敲下去時彈頭突然歪了一點,鬆了!我欣喜若狂,將砲彈翻轉,從另一邊敲起,以提升效率,不一會兒,整個彈頭就給我敲鬆拿下來了,我用雙手捧著,又愛又恨:「你讓我又通過人生的一項試煉,一道關卡,你居然沒有爆炸!我愛你!」。
  • 不知過了多久,三枚未爆彈終於「肢解」完了,我長吁了口氣,才發現自己仍在人世間,而全身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了。這時,忽然注意到工作房外遠遠的空地上坐了一個人,原來是醫官基於同袍之情,扛了個醫藥箱準備隨時給我急救。幸好沒派上用場,不過如果真要出事了,大概也找不到受難者在哪裡了。年度實彈射擊,終於功德圓滿。。

  • 另一個接近死神的經驗是:誤喝氰化鉀。之前「蠻牛」飲料遭人下毒,一死兩昏迷,舉國為之震驚,其所下的氰化物,更是毒中之毒,大約一粒米的三分之一大小,就足以叫人一命歸西。不過在十三年前,我曾意外喝了滿嘴的氰化鉀飽和溶液,而今猶能在此娓娓話當年,真是上天垂憐!
    那一天實驗室排定要執行高雄外海永安液化天然氣港區及周遭海域的生態調查,研究學生為求魚種鑑定資料準確,準備了氰化鉀溶液,好將標本收集回來。我特別交待學生:「這麼毒的東西,務必要小心,尤其盛裝的容器一定要用黑色膠帶全部纏滿,再畫上骷髏頭,讓不曉得的人一看也會避開。」

  • 作業的海域距港口約有半個多小時的船程,我們預計潛七個點。我在潛完第三站時先爬上膠筏,眼角瞄到放在甲板上那一大罐礦泉水,順手將水拿起來就往口中灌,將嘴巴脹得鼓鼓的正準備滿意的吞下,忽然聽到一聲迷惑的問句:「方老師,那是不是KCN (氰化鉀)?」我像觸電一樣,心臟陡的收縮,直覺的將滿口的水吐出,循聲望去,我的潛水伙伴正浮出水面,盯著我的水罐問了這句話。我忙將罐子再看一遍,四方形的水瓶,礦泉水的標籤還貼得好好的,可是在另外一邊,也就是面向甲板那一面,卻貼了一張大拇指大小,外緣有藍線框框那種標籤紙,上面用原子筆秀秀氣氣的寫著「KCN」三個字,沒想到出門前才要求學生務必將毒品特別標示,現在居然會賠上自己的性命。因為我明白學生們怕海水的稀釋會讓藥效不彰,所以小小的一罐容器至少會加個半公斤的毒品,這個量至少可毒死一萬人,如今我雖沒有吞下肚,但口中的殘留液,再加上氰離子可以通過口腔黏膜滲入體內的特性,自己又身處四顧無援的大海中,十之八九要靜待天主寵召了。不過當時我想總還是該做些事吧?
  • 我想到雖然氰離子會滲入細胞,但海水中的離子濃度不是也很高嗎?它們應該可以跟氰離子競爭進入細胞的通道,降低毒物的吸收,於是就猛用海水漱口。我也知道離子進入細胞的速率和溫度成正比,於是就用冰的礦泉水含在口中,降低口腔的溫度和血流。之後,再掬起一捧海水吞下肚,雖然又苦又澀,但是我期望它可以延緩胃腸對氰離子的吸收速率,以免血液中離子的濃度升高太快,讓身體沒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如此這般的過了幾分鐘,我還沒有毒發的跡象,心中暗喜,因為氰化鉀是急性毒品,現在還沒有症狀,乃欣然有生望了。
  • 這時另一組潛水人也上來了,聽到消息忙叫船家開船回港,我搖手說不要,來不及解釋便重新穿戴裝備潛入了水深十四公尺海底,趴在泥中用力的呼吸,過了七、八分鐘,沒什麼異狀,心頭的陰霾頓開,呼喝楞在那兒的同仁,繼續未完成的工作。為什麼我會立即再潛水,因為氰離子的毒性是和氧氣競爭紅血球上的結合點,如果濃度夠了,幾分鐘就會缺氧毒發了,若還要趕回碼頭,後送醫院,都不知死了幾遍,反之在潛水時,愈深的水中呼吸的氣體壓力愈大,譬如我潛了十四公尺,吸入的氣體就有二‧四個大氣壓,是船上空氣的兩倍半,因此血液中也有更多的氧氣可以和滲入體內的氰離子競爭,反而有更好的生存機會。
  • 那一天之後,我幸福的活到今天,不聽老人言的那位學生經此一嚇,作事再也不敢偷雞摸狗,現在也成了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最得力的主管之一,只是每當回想到那只差零點壹秒就決定生死的剎那,始終覺得上天的恩寵,永生難以回報。

2006.5.17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林火旺教授---『民主政治的困局和希望』



▲演講者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五月份演講餐會
--『民主政治的困局和希望』 


  95年5月17日,很榮幸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蒞會演講,題目為『民主政治的困局和希望』。

壹、民主政治是什麼?

民主政治最簡單而沒有爭議的定義是:人民統治,理想上這裡所謂的“人民”是每一個人,但是由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足以決定公共政策的能力,所以任何現行的民主國家都是用“公民”取代。基本上當前西方民主國家所謂的民主政治,通常稱為自由主義式的民主政治,是自由主義主張加上民主概念所形成的政治體制,如果根據古典自由主義學者、經濟學家海耶克的觀點,民主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內在的和平及個人自由。所以自由主義式民主政治重視的是個人自由,基於保障個人基本自由的考慮,民主不是最終的價值,只是實現個人自由最有效的工具而已。在這樣的理解下,民主等於是一個決策程式,所以海耶克反對民主多數決的無限制使用,事實上任何侵犯個人基本自由的決策,即使是多數同意也不具有合法性。舉例來說,如果民主決策的合法性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大多數台灣人民投票同意將王永慶先生的財產拿一半出來平分,平分王永慶先生的一半財產就是合法的。

貳、民主的缺陷

台灣人民常常稱台灣社會是一個民主社會或自由社會,事實上自由和民主這兩個價值並不是永遠一致,有時候會出現衝突。從當前的實際政治來看,所謂民主決策就是公民全體參與投票、用多數來決定的一套決策程式,所以多數決是民主決策惟一的限制,只要合乎多數決原則,任何決定都是合法的。但是自由主義所追求的則是對政府權力的限制,以保障個人的自由。從上述王永慶的例子,就可以說明民主和自由之間的矛盾。除了此之外,只重視民主而忽視自由主義式民主的真義至少會造成以下的缺點:

一、多數暴力: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彌勒認為強調多數的結果,在政治上會產生以多數之名,剝奪少數重要利益的現象。這種多數暴力所造成的社會現象是:隨波逐流、扼殺創造力。

二、多數人的決定不一定是明智的決定:相信很少人會認為只要是多數人贊成的政策就是對的,只強調民主決策可能造成的結果並不是有利的,換句話說,只重視投票、多數決,而不去關心投票者是否具有充足且正確的知識、長遠的眼光、以及明智的判斷能力,多數有可能支持一個災難性的政策和腐化的領導人,也就是說,人民統治的政府有可能成為和人民利益對立的政府。

三、理性的無知:理想的民主政治應該是人民集思廣益,但是如果要達成真正交換智慧和經驗之後再做決策,參與決策者必須在人數和親近性有一定的限度。但是以目前民主國家的人數,要做到幾乎是不可能,所以在投票人數眾多的民主國家,一般人民理性的選擇就是“無知”,因為即使自己願意對這些政策的優劣或
候選人的適任與否進行仔細評估,而這明智的一票在整體選票上往往不會發生多 大作用。因此多數的投票者在投票前通常會選擇“一無所知”。有學者指出,通常三十秒的電視廣告才是人民在投票決定的依據。





四、選舉花招多:由於選民理性的無知傾向,再加上只重民主程式,會導致另外一個惡果:無所不用其極的選舉策略。在選票至上,候選人彈精竭慮地思考如何吸引選民,可能造成社會的不和諧,代價實在太大!

參、政治成熟需要文化養料
一個設計要從制度化到其實現,必須培養人民對這套制度從認同到共識,這其實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換句話說,制度的實現不是只靠條文規定,而是建立在受制度規範者普遍具有認同該制度的高度共識,因此而養成一種制度文化。一個缺乏深厚文化基礎的政治制度,不容易實現該制度的內在精神,反而會出現許多假民主之名而行的荒謬現象。

肆、結論
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理想並不是完美無缺,由於自由主義的論述以個人為單位,其個人主義受到許多的質疑,當代最重要的挑戰是80年代所謂社群論的攻擊,社群論認為自由主義忽視社群在個人自我認同所扮演的角色,自由主義對個體的描述是錯誤的,因為任何一個個人都不是從真空中產生的,每一個人在自由選擇之前,都己經承載其文化、歷史、社群所賦予他的內涵,所以任何有意義的選擇都預設了文化和社群。因此社群論認為理想的政治制度不應該是個人主義式的,必須重視個人所賴以形成認知和價值觀的傳統、歷史和社群。“個人比較重要”、“社群才重要”這樣的爭論似乎永遠在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中交替出現,也許中庸之道才是建構理想社會的依據。但是不論一個社會的政治制度建立在那一種理想之上,一個缺乏相對應政治文化的社會,都很可能會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台灣的政治發展也許就正處於這樣的關口。

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2006.4.19寶來金融集團大中華資本市場黃齊元總經理『從全球化的潮流與趨勢,探討台灣政府、企業及個人的轉型策略』


四月份演講餐會
--『從全球化的潮流與趨勢,探討台灣政府、企業及個人的轉型策略』


95年4月19日,很榮幸邀請寶來金融集團大中華資本市場 黃齊元總經理蒞會演講,題目為『從全球化的潮流與趨勢,探討台灣政府、企業及個人的轉型策略』。


壹、2005年的衝擊

一、台股低迷不振
二、香港股市籌資量及本益比創新高
三、台灣二次金改遭遇挫折
四、台灣上市公司合併/收購大輻增長
五、台資併購國際品牌
六、外資併購大陸台商業務
七、富士康創去年香港上市最高漲幅

2005 年,富士康(2038.HK)的成功上市,市值近千億港元的台資公司
創造了當年香港新股的紀錄—上市後的漲幅達到226%。在此效應下,台資企業赴香港上市的趨勢不可阻擋。

貳、台資企業的契機與轉機

一、外資偏好台資的中國概念股
二、台資懂得運用中國市場的資源
三、台資可以作為資源整合者
四、歐美大廠商未完全本土化
五、大陸國企改制尚未完成
六、大陸民企尚未國際化

出於財務的動機和戰略的動機,台資企業會選擇到香港上市。從財務上來看,香港的市盈率要超過臺灣,臺灣新股上市大約市盈率是10倍,而香港近期上市企業有的達到18倍左右。
 而非財務的因素有四個。首先,臺灣地區只允許台資企業將資產淨值的40%投資到大陸市場,資金投資有限制。到香港上市的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繞開。第二個考慮是可以引進內地戰略投資者的入股。第三個問題是,台資企業在國際上兼併收購,需要在香港有一個融資平臺,比如並購可以用換股的方式來完成。第四,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以用於員工激勵機制,大型台資企業在大陸的員工日益增多,在臺灣上市的股票對內地員工來說難以兌現和操作。在香港上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未來有興趣到香港上市的台資企業將超過百家,這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過去認為台資企業對香港股市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因為香港上市企業以前是以金融地產類為主,而台資企業往往是電子科技類。隨著內地各行業企業在香港上市,香港上市公司的結構已產生變化,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多元化也是接受的。香港股市的電子科技板塊,將來很可能由台資企業來擔當主流。2005年富士康能漲226%,讓投資者瞭解到優質台資企業的投資價值。

參、台商資金募集新思維

一、台灣企業習慣自己募集資金,再進行投資
二、但是資本市場變化太大,許多企業募資不順
三、若流動性不足,規模不夠大則根本無法募資
四、台灣企業應將注意力從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融資)轉到左邊(投資)
五、整合企業內部及外部資源將可以創造更好的故事題材
六、「台灣管理、中國製造、全球客戶」是國際資金最青睞的故事

肆、重組與改造的必要性

重組與改造的層面有三:策略面、業務面、財務面。目的在於因應環境的挑戰和變化,將資源作最有效的配置,並且定位企業「用正確的方法作正確的事」。企業必須思考在「產業」中的地位,以成為世界第一為目標。




▲演講者寶來金融集團大中華資本市場 黃齊元總經理


台資企業的整合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切割上市業務。一般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母公司已經在臺灣股市上市,要分拆其業務在香港上市,我們稱之為“有根台
商”。另外一種是,類似康師傅這類的企業,母公司並沒有在臺灣當地上市,被稱為“無根台商”。無論哪種模式都需要重組,例如鴻海集團這樣的大型臺灣企業,將來可以先上市建立一個融資平臺,然後將自己的業務一部分一部分拿到香港上市,這就是“台籌”的概念。不過,很多台資企業是屬於中小型企業,切割方式大概有三種:根據有自有品牌和代工的區別來切割;根據地域切割;根據產品來切割。各有優缺點。

伍、外部成長
台灣企業必須開始積極追求「外部成長」,形式包括合併、收購及策略聯盟
手段必須「借力使力」,整合資源,再以此去募集資金,整合更多的資源。起始點是創造一個「資源整合平台」的載體(vehicle or platform),國際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非常願意支持台灣企業的外部成長,特別是大中華產業控股的佈局。
陸、合併收購(M&A)/產業整合的新趨勢
一、2003年是台灣企業合併元年,2004年是M&A活動加速,2005年是到達前所未見的高峰,國內的購併著重「產業整合」,國外的購併強調「價值鏈延伸」(微笑曲線)-特別在通路、技術方面。
二、「世界工廠」與「世界通路」是兩大合併收購的原動力。
三、台灣企業應該有效利用「智慧資本」與「外來資本」。
四、台灣企業的智慧資本是台商作為大中華「資源整合者」的能力。
五、國際的直接投資基金將成為企業併購的重要夥伴和手段。
柒、上市的目標--成為「主流公司」
一、不管在那裡上市,都有好股票和壞股票。
二、好股票是那些能夠吸引「主流投資人」的公司,「主流公司」才能吸引「主流投資人」。
三、「主流投資人」是機構法人,包括財務性、策略性,國內、國外。
四、要吸引「機構投資人」,公司市值必須至少達到一億美元才有意義。
五、好股票也是那些能夠「迅速長大」的股票,不管是用「內部成長」或「外部成長」的手段。
六、假如企業無法變成投資人心目中的「主流公司」,則應該積極創造被購併價值,尋求和別人合併的機會,作大作強。
捌、CEO/CFO的新視野與挑戰
一、「策略面」重於「財務面」
二、「投資面」重於「融資面」
三、「策略結盟」重於「自身發展」
四、「內部資源」結合「外部資源」
五、「全球佈局」重於「單一地區佈局」

2006.3.15工商時報鄭家鐘社長『藍海策略是什麼?企業生命力的較勁』


三月份演講餐會
--『藍海策略是什麼?企業生命力的較勁』
 

  95年3月15日,很榮幸邀請工商時報 鄭家鐘社長蒞會演講,題目為『藍海策略是什麼?企業生命力的較勁』。

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成功方程式的背後

一、藍海策略個人的理解
典範移轉兩方面-改變生產者遊戲規則及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改變生產者遊戲規則就是長期成本要降低;改變市場遊戲規則就是要創造出新的機會。要實施藍海策略,一定要顛覆傳統的交易模式。

(一)降低生產者「交易成本」
在過去,所有的電影拍攝都是由電影公司集資,完成整部電影後再找客戶
作銷售,國片『悲情城市』導演詹宏志先生卻認為應該要創新電影生產流程,所以詹導演改變方式,他將劇本企劃完成後就去找投資者投資拍片,降低交易成本。這在房屋界來說就是從成屋銷售到預售屋的觀念。也因為這樣開啟了獨立製片人的世界。所以,真正的藍海策略,並不在於產品革新,而是在創新交易模式,降低生產者的交易成本。
再舉例面板業:船井公司向奇美購買產能。對生產者奇美來說,同時獲得生產資金及產品銷售客戶,何樂不為。這也是顛覆了傳統由生產者出錢製作產品完成後再銷售的觀念。

(二)改變市場選擇偏好
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演唱會時,都會有年輕人大排長龍買票,就經濟學角度來看,為何不提高加價錢?當供給有限需求過大時,漲價不是必然的嗎?但是對業者來說,年輕人排隊買票是一種消費模式,年輕人講求的是心情及氣氛,所以他們會不斷的參加各場演唱會,而且周邊商品的主力消費群也是年輕人,若提高票價將會失去年輕人的市場。這雖然不符合理論上的道理,但卻是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

二、藍海風險
(一)邊緣創新易被大白鯊坐享剩餘。
例如:亞太寬頻先投入3G手機行銷,投注新力資金創新,但最後卻被其他大家的電信公司分享利益。
(二)任何降低交易成本的創新,易被模仿或被壟斷優勢一方所控制。
例如:e-Bay和Yahoo的競爭。
(三)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門檻』,阻隔進入者的有力欄柵不易建構!
台積電是個例外!在市場空隙中竄起到50%市佔率,而且技術領先程度直
逼專業研發者。



▲演講者工商時報 鄭家鐘社長


貳、競爭力不等於生命力

一、K-MART與Wall-mart輸贏在哪裡?
兩相比較,營運不善的K-MART他的促銷成本、交貨時間、服務水平。每個 環節都輸Wall-mart一點點,這意味著兩家公司策略相同競爭力相當,但是都輸一點點,這就不是競爭力而是企業文化的問題。Wall-mart的日不落原則、10英呎原則這些基本企業文化,就是他們的企業的生命力也是核心競爭力。
而核心競爭力的定義:1.企業內集體學習能力;2.人的能力;3.創造客戶價值的能力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的生命力。增加競爭力不如增加本身的生命力,才是持久唯一的優勢。

參、給領導者的建言—選擇的思維
(一)生命不可選擇長度,但可選擇寬度
領導者選擇方向以擴大組織成員舞台,發揮既有擅長優勢者,機會成本較小,可以用更少人做更多事,故長期成本下降,符合藍海策略要件一。例子:把雲門舞集音樂劇化並非不可能。
領導者的願景指向顧客利益的創造,最好是「令人感動的新價值」,若組織成員都圍繞這個目標「執行」,改變問題屬性,以變革方式面對策略問題,則符合藍海策略要件二。例子:宏達電教育電信業營運商,消費者需求是什麼?
(二)注意行動的機會成本,沒計算過機會成本的行動少做
1.台鹽進攻生技產品,台糖開咖啡廳,會成功嗎?
2.長庚醫院蓋養生村,會大賣嗎?
3.宏碁運用經銷商與戴爾不用經銷商,機會成本在哪裡?
4.放棄高收益的資源運用在追求風險大的藍海,並不可取。
三)同樣的機會組合中,選擇執行最簡單、動作最小,與市場交易成本最低的
機會,放棄複雜的、冗長的、須花大力氣進行市場開發的機會。

2006.2.15奇異亞太創投基金連勝文副總裁『台、港金融競爭力之比較』


二月份演講餐會
--『台、港金融競爭力之比較』


  95年2月15日,很榮幸邀請奇異亞太創投基金 連勝文副總裁蒞會演講,題目為『台、港金融競爭力之比較』。


香港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轉口貿易的重要據點,傳統上是以三種產業為主:一、地產;香港地狹人稠,土地必須高度開發利用,二、金融服務業,三、大陸國營企業投資。但是現在香港投資人對於以科技工業為主的台灣企業產生濃厚興趣,一方面是因為台灣企業的表現亮眼,二方面是香港政府了解到下一個10年的競爭力,香港除了是亞洲金融中心及轉口貿易中心外,更要朝著產業發展中心的目標邁進,所以開始有規劃的吸引外國優秀企業來香港投資發展,甚至在香港上市。一方面鞏固擴充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方面就是帶動高附加價值的工業發展。


壹、香港的優勢

香港過去是亞洲真正的經濟金融中心,甚至比日本還要活躍,有幾個原因;
一、因為過去香港是英國殖民地,這對香港歷史來說或許是段不好的記憶,但是也使得香港人民外語能力強,與各國產業投資企業溝通無礙。
二、香港的資訊流通相當便利,不管是產業資訊還是金融、科技等等,資訊流通快捷這個部分香港所佔的優勢就遠遠超過上海。
三、香港有優秀的服務業人才,包括轉口貿易、金融、地產,這業是許多外國企業投資的一項重要考慮因素。
四、香港自由經濟貿易,很少國營事業,因為私人企業多競爭力大,所以經營效率非常高。香港地狹人稠,港口及土地的使用率也是高的嚇人。
五、法律體系透明、公平、公正,這個部分香港是遠遠超過上海的。但對台灣而言,這反而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六、香港是進入大陸地區的門戶,可以從中國吸引許多資金,大陸地區人民會帶著大資金到香港投資理財,帶給香港很大的商機。特別是服務業得以搶先進入大陸地區;還有就是旅遊自由行的部分,開放大陸觀光客到香港旅遊,也帶動起零售產業及地產的發展。
七、轉口貿易發展優勢,各國企業要到亞洲發展一定會經過香港。
除此之外,香港還轉形成為亞洲重要的觀光旅遊休閒城市,尤其對東南亞國家及大陸地區人民來說,假日旅遊香港便是首選地區,隨著迪士尼的開幕,結合有亞洲拉斯維加斯之稱的澳門,將會成為一個大商城。

貳、香港未來

香港未來以從觀光休閒城市提升到國際展覽中心為一重要目標,結合香港良好的基礎建設及便捷快速的機場捷運交通系統,將會成為一個可以舉辦各種大型展覽、表演、研究講座等,方便的亞洲大型展覽中心。
此外,香港除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亞洲金融中心,能吸引台灣大陸等各國企業投資上市外,還要成為一個資產管理中心。為此,香港政府把遺產稅與贈與稅取消,香港政府表示:只要有人來香港投資就會有經濟收入,若有大量人才願意來香港從事金融活動及帶動周邊的經濟成長,就可以抵掉這些稅收損失。因為這這政策,讓許多台灣人去香港投資。另外,香港成立金融中心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取代新加坡成為亞洲的第一資產管理中心,而進階成為國際第一大的轉口貿易中心。




▲演講者奇異亞太創投基金 連勝文副總裁


參、台灣與香港的比較

台灣的優勢在於:
一、科技創新的提供者。台灣也許不是全世界高科技的發明者,但對於創新及商業化絕對是一流,技術整合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二、製造業的領先者。這幾乎是所有國際投資人公認,台灣的製造業品質好水準高,是最具有優勢的。
三、良好的管理人才。
四、台灣平均經營成本比香港低,例如:房租等。
五、台灣擁有許多軟性的因素:近來在國家投資競爭力優勢比較條件中,漸漸會將客觀生活條件作為評估的重要的指標,香港的環境很好很乾淨,但是卻沒有文化這項很重要的資產,台灣這個部分就比香港好太多。加上香港雖然是大商城,外地人會去購物消費旅遊,但是對香港本地人而言,卻無地方可去。台灣就不同,我們有大自然的美景資源,有各項文化藝術展覽,有地方特色民族文化,這點也是很大的優勢。
六、社會福利制度比香港好。

在金融發展上面台灣絕對有優勢,但要看我們怎麼利用。紐約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城,但大家談到科技產業的發展,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紐約,而是三蕃市這個世界科技產業的第一大中心。台灣的定位在哪裡?如果想成為資產管理中心,我們因為稅務的問題,可能敵不過香港。那成為一個上市上櫃的證券交易中心,其中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台商投資上限的問題。我認為擅用我們的優勢,台灣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新科技金融中心。目前台灣是亞洲創投產業最成功的地方,許多優秀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有創投的支持,以我們技術的領導優勢來說,台灣絕對可以成為亞洲的三蕃市、亞洲的矽谷。現階段製造產業大量的外移沒關係,若我們可以朝科技金融發展,會有更多的人與資金來到台灣追求這種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機會,我認為這就是台灣優勢。

綜合以上,如果台灣真要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科技金融中心,有一點必須要注意,就是『兩岸三通』的問題。舉例來說:如果高雄小港機場開放直航,以高雄為主方圓50公里範圍內,包括南部科學園區、重工業、加工出口區、經貿園區等,再看桃園中正機場開放,必結合大台北地區、新竹科學園區等,將會成為一個便利的商務中心。再加上我們技術與管理上的優勢,未來發展將不可限量。

那會有人質疑說,如果開放兩岸三通後台灣人都跑去大陸投資怎麼辦?以香港為例,香港在1980年已經開放人民前往中國投資發展,但是現在香港成為亞洲第一的大商港。因為開放後除了我們人才過去投資,大陸地區的人才及資金也會過來,資金人才自由流通的結果,自然會帶動整個產業市場的活絡。
台灣這10年來閉關自守,損失許多發展的機會,但是我們相信潛力無限,一起努力,台灣的未來一定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2006.1.18救國團總團部林炯垚主任『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一月份演講餐會
--『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95年1月18日,很榮幸邀請救國團總團部 林炯垚主任蒞會演講,題目為『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我們知道若經濟要持續成長,企業的投資及消費是不可或缺的。而天然資源會反映在經濟成長鏈中的某些部分,石油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我們站在企業主的觀點,我們構思平衡企業發展目標,除了要兼顧量的目標外也要考慮質的目標。資源更是影響產業鏈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資源的保護、再生及利用,保護現有資源比開發新的資源要重要的多。所以企業該如何整合現有資源達到最好的經濟成長?國際化資源整合就是趨勢,企業必須跟著國際化的腳步,如果只是單純的本土經營將會失去機會,適應環境是一個成功企業的必要生存條件。接下來我們發現,當許多多國籍的企業都往外發展之後,國際社會有了新的秩序,多國及企業的政策會影響各國政策的方向及法律的訂定,例如:外商銀行來台,就會影響我們金管會的許多政策。

壹、南北問題分析

一、北方〈第一世界及第二世界〉:佔全球人口1/4;控制全球食物資源3/4;占全世界收入3/4;平均壽命75歲;擁有世界產業技術專利90%。
二、南方〈第三世界〉-貧窮線的人:佔全世界人口3/4;控制全球食物資源1/4;占全世界收入1/4;平均壽命50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4。
三、戰爭製造飢餓,飢餓呼喚戰爭
飢餓人口超越10億,集中在非洲、中南美洲、印度、斯里蘭卡、中美洲、孟加拉。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人口處於飢餓的狀況,沒有乾淨的水喝。世界上有三十億人一天的收入沒有超過二元美金。
四、原因
1.1943年起多國籍企業之綠色革命大地主取代農民。
2.森林兒童生態系統潰決。
3.農業綜合企業,化學肥料、殺蟲劑、人工種子及機械設備,造成大量農民失業,土壤肥沃度降低。
4.跨國企業之過度成長及開發〈15國之跨國企業控制開發中國家70%之投資〉
5.孩子營養不良,教育缺乏,造成惡性循環。
五、解決方案
1.限制大地單一種植,減少過度使用土地深耕。
2.造林種樹,每人致送一顆幼苗,防止沙漠化及森林化。
3.限定工商業建設使用農林面積。
4.跨越進步之門檻技術、教育、金錢、醫療之協助。
5.確保水之清潔。
6.重視新的資源、空氣、大氣、光熱、 海、河流、土地、森林、草原。
7.裁軍與開發南方。
8.宇宙大地人類之資源—再生之創造。
9.企業應採用環境會計。




▲演講者救國團總團部 林炯垚主任


貳、全球經濟是否能永續成長(前IMF主席康德樞觀點)

一、自然環境危機:1.卡崔娜颶風災變,紐奧良因為過度開發,天然環境脆弱無法阻擋天災,對當地經濟造成嚴重影響。2.土石流重擊各國:台灣為例,過度的開發造成嚴重土石流,直接衝擊農業及觀光休閒經濟發展。3.水資源危機:全球暖化警訊,水平面升高,對於島嶼型國家造成威脅。以上我們了解:大自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必須適度開發,而且要適度回饋大自然,才能永續發展。

二、經濟如何永續成長:1.企業發展應以穩定貨幣與金融為目標,更要以「高品質」的成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永續發展」為主要的努力方向。2.經濟成長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全世界及各國窮人的生活門檻。3.面對貨幣市場的全球化,應竭力讓私人巨額資金的進出都能受到國際法的環境約束,也因此對人道發展做出貢獻。4.各國中央機構進行改革,應採行必要的規定與方法,態度也要改變。5.要讓整個體系步上軌道,「透明化」是不二法門。6.努力制定出適用於全世界的良好規範及規章,不僅僅在貨幣、銀行及金融領域,也包括預防及控制金融實務的流弊。
若想得到更令人信服的進步:1.必須在私人金融機構方面有效地提升責任感,並訂定出一套調節方式及規章。以及政府在面臨權力與所得分配極端不平等情況時,應該如何扮演協調者的角色。2.是全球性的調節角色。公布良好的規範與準則,可以加強國家間的互信、共識及意願,提升各國的責任感。全球化的好與壞其實取決於人類如何運用。

2005.12.21寧波厚生公司廖慶洲顧問---『台灣大家族的天時、地利、人和』

十二月份演講餐會
--『台灣大家族的天時、地利、人和』


  94年12月21日,很榮幸邀請寧波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廖慶洲顧問蒞會演講,題目為『台灣大家族的天時、地利、人和』。

市面上關於「家族」鴻圖霸業的書籍琳瑯滿目,只要是立足於經濟任一領域的「五大家族」,均儼然成為「台灣富豪」的代名詞。繼台灣光復五十年,國內經濟從根深柢固的傳統性產業,逐步發展成為資本密集的服務性產業,因此《台灣新五大家族》秉持開創先鋒的名號應運而生;「新五大」由台塑王家、大同林家、國泰蔡家、新光吳家,與台南幫所構成,他們共同有著「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背景環境,也都在日治時期結束後,得到大展鴻圖的新契機。

先從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台塑王家談起,九十高齡的經營之神--王永慶經營績效備受推崇,絕不碰不懂的產業,讓集團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浪中毫髮無傷。有著光輝歷史的家電業先驅大同林家,「大同寶寶」的品牌代言形象,在國際上享負盛名,而當前最大的經營課題便是亟待復興。近年來金控執照加持的保險業先鋒國泰蔡家與新光吳家,金控市值皆占家族市值九成,金控產業無疑是蔡、吳排進「新五大」的關鍵因素。此外,新五大家族中最特別的一支,便是集合台南鄉親吳三連、侯雨利、吳修齊、吳尊賢、高清愿等人成軍的台南幫,旗下企業包含台南紡織、環泥建設、統一集團等等,其中他們的商業版圖已藉由7-Eleven,連鎖貫穿了全台的大街小巷。
▲演講者寧波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廖慶洲顧問

壹、天時—王永慶與辜振甫的對比

台塑的發祥事業PVC是利用公營的台鹼,在燒鹼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氯氣而來。戰後初期,台鹼申請美援,在美方堅持輔佐民營事業發展的機會下,王永慶轉向PVC場發展。台塑開創出其,王永慶的氣魄、強烈的企圖心及事業新完全爆發出來,全力擴充產能,降低成本,以利多銷;另一方面,成立大規模下游加工廠,充分消化PVC原料。策略成功後又關閉原有工廠,鼓勵同仁夥計變老闆,自行尋找創業夥伴,獨立發展加工事業。在短短期間內擴充到數百家加工廠,奠定了穩固的石化工業發展基礎。這項新事業,王永慶掌握了「民營化」的契機,衍生出無限的發展空間。

台泥移轉民營前夕,辜振甫由經濟部指派至台泥負責籌劃有關移轉是一,之後繼任台泥總經理一職。開放民營之後的台泥以一枝獨秀的姿態搶盡先機,再加上辜振甫的外交與經營長才,及在統馭領導方面的獨到之處,使他能長年「安內」穩定事業,又能「壤外」從事外交活動。

貳、地利—往首善之區發展

對此,台灣五大家族中以辜家最厲害,台北最繁榮的街道就是辜家相關企業辦公處的據點。另一例子是Toyota汽車,20年前因擴展事業將工廠從名古屋遷至日本的首善之區東京,顯示了經營者的遠見。

參、人和
一、多逢聖因,緣尋機妙
台灣的統一超商在草創階段,與美國的南方(Southland)合作,引進管理實務,融合本地的特色,終於造就出一番事業。
日本零售業的巨人「Yoka堂」,則比統一稍早於一九七○年代與南方合作。八○年代,美國這家以「7-eleven」為商標的便利商店勢如破竹,躋身全美零售業的十大排名之列。可是卻因購併風潮,債台高築,以致被Yoka堂以六百四十億日幣買下,經過整頓終於中興有成。
最近,Yoka堂創辦人伊藤雅俊在「日經」新聞發表回憶錄,也讓世人理解到一個事實:他在學習強者的商法中,造就自己,也藉此廣結善緣。他最為獨到的商法,就是徹底的外包。從創業以來,包括總公司大樓、店舖、貨運卡車…等,原則上,一切用租的,而不購買。他的著眼點是:「無所有」反而更具資金運用上的流動性,也因此達到「無貸款」的境地,甚至還開起銀行來。
知名的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即風聞「無所有」經營特色,開始與伊藤雅俊「建交」,大師積極倡導「非營利組織」(NPO)管理的重要,成為近年立論的一大特色。
由此可見,所謂「多逢聖因,緣尋機妙」,在事業、人生的發展上,多跟良師益友請益,再融入自己獨特的看法與做法,局面就粲然可觀。這也就難怪美國哈佛商學研究所那麼注重「個案研究」的教學法,近期,英國「金融時報」甚至推崇該系所主任Kim Clark,簡直就是以個案當作福音在傳播,為了蒐集全球各地的實例,單單在亞洲就與四百家企業有所接觸。對照看來,伊藤得以青出於藍,學習精神是最大動力。

二、企業家精神的起點—王家的研發精神
王永慶是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追溯其生長歷程,絕大部分來自家族特有的研發精神,在實踐「窮則變、變則通」的哲理下,引爆出驚人的動力。

三、從失敗中領略教訓
中興紡織的例子『歷史不會重演,愚人卻重演歷史。』

四、猶太商法新十誡縱橫商場
廖慶洲顧問最後以猶太民族五千年的生存發展大特色:終身學習與重視知識傳承作結尾。猶太人小孩三歲時就要啟蒙讀猶太經典,父親會灌食小孩蜂蜜,讓小孩產生反射習慣,以後讀書時就有如喝蜂蜜一樣的甜美,長大以後就會手不釋卷。
  尤其精打細算的民族特色,更讓猶太商法在世界商場上所向無敵。舉例說,日本麥當勞速食店的創辦人藤田田先生,曾在東京盟運總部打工,藤田發現有一位美國士兵,每逢假日常香車美人,到各處遊玩,藤田深入探究後發現,這位美國士兵是位猶太人,平素省吃儉用,將司令部配發的日用品轉售他人獲利,匯積成一筆資金後再借貸給急於用錢的軍隊同袍,為了避免造成呆帳,這位猶太士兵於司令部發餉當天就收回貸款,如此周轉循環,猶太士兵當然就比一般寅吃卯糧的同袍還富有了。
  藤田從此對猶太商法大開眼界,一九七一年,藤田在日本率先推出麥當勞漢堡,非例假日時間每個漢堡降價為六十五圓日幣,假日則賣八十圓日幣。精打細算的猶太商法為見賢思齊的藤田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廖顧問最後引述「猶太商法」一書記載的所謂「新十誡」做為結語,標題如下:
第一誡、處事正直。 第二誡、把握良機。 第三誡、終身學習。
第四誡、珍惜時間。 第五誡、機智笑話。 第六誡、使命感。
第七誡、以史為師。 第八誡、少說多聽。 第九誡、救濟弱者。
第十誡、重視家族。

2005.11.16壹咖啡文軒國際公司顏文山總經理---『我的咖啡夢想與實現』

十一月份演講餐會
--『我的咖啡夢想與實現』
 


  94年11月16日,很榮幸邀請壹咖啡 文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顏文山總經理蒞會演講,題目為『我的咖啡夢想與實現』。

近年來,街頭多了一家咖啡連鎖店,每家店門口都飄揚著「誰說三十五元沒有好咖啡」的布條,小小的店面,以外帶和外送咖啡為主,成績令人刮目相看,2004年,光是加盟店營收就達一億元以上。。

一、從喜好衍生事業 掌握大眾口味


機械系畢業的顏文山曾任職電腦公司,一九八八年自創網路公司做網路看盤系統,也曾經到證券公司擔任解盤員;適逢股市從八千點上衝萬點、再從萬點崩盤,他累積的上千萬元資產頓時歸零。後來他轉換許多工作皆每稍有起色,就被大財團購併,導致利潤愈來愈薄,也促使他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


在決定創業賣咖啡之前,顏文山發現台灣咖啡店雖然很多,但消費者都集中在某些族群身上,因此他認為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如何引發那些平常很少喝咖啡的人的需求這個方向思考後,他發現原因在於咖啡口感不能太苦,要讓大眾都能接受,也因為本身就很喜歡喝咖啡,自調咖啡豆的比例。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讓他掌握大眾都能接受、喜歡的口味。

二、打破高價舊規 擴充附加客群


回憶創業之初,為了加速咖啡製作流程,他決定採購一台二十萬元咖啡機。為了籌措資金,顏文山把車子當掉,還和太太大吵了一架,太太說:「買一台一千元的咖啡機就好了。」但為了將來連鎖店的擴張,控制生產量是相重要的,他認為這項投資非做不可,最後證明這層顧慮是對的。
做出適合大眾口味的咖啡,是壹咖啡成功的第一步。再者,過去民眾喝咖啡都要兩人以上,無形中也將市場縮小了。為了擴大市場,他決定訴求一個人也可以喝咖啡,在乎品質,不重氣氛,因此壹咖啡以外帶和外送為主,咖啡店只要十坪以下就可以營業。


再來是價格,顏文山認為一杯咖啡動輒一百元,消費太高,無法打入飲料市場,因此他設定價格在三十五元;為了破除消費者對三十五元咖啡的不良印象,他首創「誰說三十五元沒有好咖啡?」的口號,重拾大家信心。 自從打出這個創意口號之後,立刻造成轟動,有些客人就衝著這句話來買咖啡。


還有,一般咖啡店的冰咖啡都是陪襯,但在壹咖啡卻是主打商品,顏文山認為,台灣天氣偏熱,冰咖啡除了外送方便之外,也能讓人享受解渴的快感。除了咖啡以外,壹咖啡也賣紅茶,顏總認為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力。因為愛喝咖啡的人是打死不退的,只會順便多買一杯紅茶,並不會少買一咖啡,他認為咖啡店賣紅茶,只會擴大紅茶市場,而不會壞了咖啡市場。這些作法區隔了市場,將咖啡市場做大,是壹咖啡成功的主因。




▲演講者壹咖啡連鎖店 顏文山總經理



三、低門檻高回收 小本創業模式誘人

壹咖啡能在短時間內急速竄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低額的創業加盟金。雖然創始店在開幕第二個月就小賺,但顏文山深知惟有發展連鎖規模,真正的利潤才會進來,於是積極推動加盟體系;半年後,第一家加盟店在台北市正式開張。
與同行或其他產業相較,壹咖啡創業加盟金僅要八十萬元,門檻不算太高,加盟者只要自行尋找適合展店的店面,經過評估後便可開業。

由於創業門檻低,吸引不少白領上班族加入壹咖啡行列,也有不少失業族群藉此找回第二春。顏文山統計,壹咖啡每家店平均營業額每月約二、三十萬元,獲利約六、七萬元至十萬元之間。
顏文山認為,創業者必須有熱情,因此他採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加盟模式。做網路出身的顏文山只在網站路上公布加盟資料與加盟店的地點,由網路來篩選加盟者,有意加盟者可先選擇試喝,若覺得可接受,再跟店主詢問經營情況與利潤,之後才跟總部聯絡。

四、看準商機擴點迅速 進軍大陸市場

因為要認同這樣的經營模式,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顏文山不會主動遊說別人加盟。前兩年適逢不景氣,失業潮、企業裁員風,加上低利率等多因素催化,讓壹咖啡迅速擴展。經歷多次創業,顏文山終於找到對的事業,他為自已下了一個註解:「我肯做,而且我從來沒有學不會的東西。」他認為,人要有自信,跌倒了再爬來,這就是他的創業精神。

2005.10.19訊聯生物科技公司 蔡政憲董事長---『從複製人談生物科技的美麗新世界』

十月份演講餐會
--『從複製人談生物科技的美麗新世界』



  94年10月19日,很榮幸邀請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蔡政憲董事長蒞會演講,題目為『從複製人談生物科技的美麗新世界』。

想擁有一個王國,不單是大人才會有的夢想,其實在孩童時期,許多孩子就已經開始塑造自己的城堡,只是大了之後,有些人就慢慢地忘記,而有些人,卻跟著夢想一起長大,沒有忘記這個心理的承諾,慢慢實現,蔡政憲就是這樣陪著夢想長大的孩子之一。

一、夢想的初端
訊聯生物科技的董事長蔡政憲就是喜歡創業和創新的人物,國小三年級立定創業之夢,一路建中、台大、到美國念完博士學位,然後去跨國企業公司工作,都是為了要圓創業之夢,而且他還成為生技領域的創新者,成立了建立了台灣第一家、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私人臍帶血銀行。
「臍帶血銀行,幹細胞醫學,在98、99年歐美已經發展的很快了,我就想為何亞洲還是安安靜靜的,那時候我以專業的判斷,說幹細胞這個風潮一定會吹到亞洲,這是一個大商機,1999年我就回到台灣,開始我的創業,並且告訴自己要成為此新趨勢的第一人,所以成立了訊聯臍帶血銀行。」蔡政憲指出,創業要贏人家,一定要有所區別,尤其是生物科技產業,跑在前面,才能成為市場指標,成為專業領導者。
蔡政憲到了美國唸書後學會了謙卑,「因為,世界各國的奇才,都聚集在這裡,我告訴自己必須要虛心學習、要謙卑、要把心胸放的更寬廣,而且要捨得放空,這樣才能學習到你所不知道的知識,也才不會被挫折打敗。」當時本來學科學的他,認為如果將來要創業,一定要學會商業管理,所以他就積極爭取這些課程,終於得到教授的扶持。蔡政憲說:「老師讓我完成心願去唸商學院的課程,給我後來莫大的幫助,所以,在創業過程裡,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讓員工實現他們的心願,給他們最好的發展。」

二、臍帶血銀行
1999年,蔡董事長回到台灣,完成小時候的夢想,帶回新的產業革命,從幹細胞發展出來的臍帶血銀行,也因為是新的領域,在台灣推出時,遇到很大的阻礙,蔡政憲卻毫不猶疑一一克服。他開創生技產業交付信託,也開出第一個活體的保單,最後還拿到國際上血庫領域認證最嚴格的AABB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家通過這個認證的私人臍帶血銀行,公司股票也在去年興櫃掛牌。蔡董事長用這些行動與進步,慢慢的讓大家了解這個醫學新領域。
在國內,有愈來愈多的父母自費儲存新生兒臍帶血,以「生物保險」的方式為孩子預約未來。由於胎兒出生時存留在臍帶與胎盤的血液富含幹細胞,具有造血、免疫及複製功能,可以用來治療糖尿病、癌症及其他基因性疾病,作用就和我們所熟知的骨髓移植一般。
只不過骨髓移植的排斥性較臍帶血高上許多,而且對捐贈人本身的影響一直存在著爭議,這一點使得過去被視為廢棄物的臍帶血,如今卻成為醫療上的珍貴資產。除了癌症與糖尿病外還有三千多種與基因缺陷相關的疾病,都可以運用幹細胞治療,蔡董事長指出,幹細胞的可愛之處就在這裡,它不像抗生素只能針對某種疾病使用,而是許多療程中可以用到的一個工具。目前幹細胞已經可以做到限量複製,基本上可以多次取用,例如某些過敏性疾病只是幾個基因出了問題,就可以應用到幹細胞來進行基因療法,所以蔡政憲倒是希望每個存戶都可以用到它,同時也扭轉傳統保險般「用了就是倒楣」的想法。臍帶血就像買保險一樣,剛開始接觸時的確不太能夠克服「未來可能發生意外」的不祥心理,不過這是觀念的問題,而且年紀越大,就會發現許多事無法逆料,臍帶血正可以預防部分不可測的事故,「就像買保險是一樣的,有這個必要,也有其需要。」
不過雖然儲存臍帶血的好處多多,卻也不是每個新生兒都可以保存,幹細胞的儲存必須先經過篩選,並通過細胞活性的測試才具有保存價值。整個細胞活性





▲演講者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蔡政憲董事長


的情況則須視產婦當時的生產情況而定,如果產程太久、產婦耗力太大、臍帶血受到感染,或產婦之前的營養不足,都可能影響到細胞活性,如果檢測之後都符合標準,臍帶血銀行才會建議產婦儲存。或許是因為目前國人的生育數目少,在經濟能力與教育水準提高後,對孩子的健康也就格外的重視。儲存臍帶血的概念雖然形同於保險,但不一定非得在發生嚴重疾病時使用。
蔡政憲表示,所謂細胞療法就是將患者自身的健康細胞植回,因為是自體組織,身體不會產生排斥,也無所謂器官移植的法規、道德觀疑慮,這與利用幹細胞促使胰島素分泌,以治療糖尿病的道理是一樣的,從體內自身來著手醫治,總比藉由外力藥物要有效得多。
自體儲存細胞的技術日漸成熟,未來或許會有人利用這種方法來延緩老化,甚至有更多的人因為幹細胞組織培養,再生了許多身體「零件」而得以延續生命。「就像時光冷凍機一樣,把身體的時鐘撥回去,」蔡政憲的預言,有如好萊塢電影般充滿神奇又令人無限期待。

三、想要推動家庭倫理的觀念
作為一個成功領導者,蔡政憲也用飛機管理來比喻經營的責任,「當老闆的,不是要當機長或是座艙長,而是要去建制這飛航系統的完整性,是負責看管系統的人,考慮到的是這個系統可以照顧到多少人,而不是單獨的只要當機長開飛機就可以。」作為一個創業者,蔡政憲覺得必須要負責,要為自己負責、團隊負責、投資者負責、消費者負責,還要為家庭負責,他的創業概念一直跟家庭緊緊相繫,「幹細胞醫學是一種血緣相繫的科學,這是一種多奧妙的緣分,父母孕育孩子,從孩子的臍帶血找到可以救命的機會,每每看到因此而延續生命的奇蹟,都讓我深受感動。」
所以蔡政憲從這份事業裡,找到一份使命,他說:「我希望可以因為事業的接觸,讓我的員工、我的家人、我的儲存者,還有等待我們去幫助的需求者,都可以重拾過去那種美好的家庭倫理觀念,這是我希望可以看到的社會。」可以重拾過去那種美好的家庭倫理觀念,是屬於蔡政憲董事長的夢想;有愛是多麼的美好,因為愛又可以延續生命更是感激,是他努力的目標。

四、蔡政憲董事長的人生座右銘
堅持目標,勇於探索新領域,擁有國際化的眼光和經驗,最後用愛來圓滿它。
格局決定結局,蔡政憲說:「英業達副董溫世仁先生影響我很大,那天我在他靈堂發現,他在世的後幾年,一直帶領很多人往他的夢想前進,儘管這些夢想困難重重,但是他都沒有灰心。所以,我知道,身為領導者,對公司的願景有多遠,眼光就有多遠,格局就有多大,這樣真的就會慢慢往前進,而達到目標。」

2005.8.17統一佳佳公司黃淑珠總經理---『SPA健康、自然、能量、再生』

八月份演講餐會
--『SPA健康、自然、能量、再生』
 



  94年8月日,很榮幸邀請統一佳佳股份有限公司 黃淑珠總經理蒞會演講,題目為『SPA健康、自然、能量、再生』。

由黃家三姐妹共同成立的佳佳企業集團,從原本的舞蹈教室成功轉型為SPA生活館,又獲統一集團青睞合作共組事業,以全新的風貌向專業的SPA領域邁進。   
「一個人的美麗,不能只看外表,內心的調理與放鬆,才能讓人美麗、健康兼得」,統一佳佳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淑珠認為,這才是 SPA的精髓。民國86年,黃淑珠考察海外SPA經營模式,更堅信佳佳除了提供一處可讓顧客健身、美容等場所,應該讓消費者也能享受包括味覺、嗅覺、觸覺、口覺、眼覺等5覺的享受與放鬆,讓現代人得以紓解工作上的無限壓力,也就是這種堅持,黃家3姊妹在打拚10餘年後,佳佳Being shop SPA獲得統一集團副董事長高清愿青睞,雙方共組統一佳佳公司,黃淑珠勾劃以全新風貌兵分三路,挺進全方位SPA專業領域。



  黃淑珠表示,4S、5H、6C是統一佳佳的3大經營主軸,4S是客服理念,包括時時微笑Smile、機靈聰穎Smart,用思考發掘顧客真需求、發自內心Sincere、讓每次服務在真心感動中完成,無限滿足Satisfy、展現最完美專業服務。   5H經營理念為以過去歷史(History)為榮,以最大誠信滿足顧客 (Honest)、虛懷若谷為終生學習(Humble)、健康是身心靈之美的守護神(Health)、家是顧客員工成長處(Home)。   總而言之,期望塑造統一佳佳員工有6C特質,包括自信的(Can)凡事相信自己可以、積極的(Catch)抓緊人生每一個希望、勇敢的(Courage)追求卓越的勇氣、關懷的(Care)永遠心中有愛、創新的(Create)突破現況追求完美極致、奉獻的(Candle)像燭光般犧牲溫暖他人。

剛納入統一集團的黃淑珠,起初業務推展並不順利,黃淑珠回憶道,當時連要說服老統一人接受SPA這個時興的觀念與事業,就是個很大的難題。拿現任統一佳佳董事長徐重仁來說,當時曾礙於對健身事業陌生,不但遲遲無法突破心防作SPA,甚至連董事長的職務也再三婉拒,後來在黃淑珠一面向高清愿請求、一面又向徐重仁力邀下,才讓徐重仁不但願意作董事長、還願意作SPA。
現在統一佳佳的健身房及SPA,成了徐重仁招待外國客戶的必經之地,也驕傲地向黃淑珠及員工說,「連我們的日本客戶都稱讚,做完我們的SPA就像剛從天堂回來似的!」
事實上,徐重仁的一句禮讚,可是黃淑珠努力多年換來的心血,品質和口碑聽來容易,卻是黃淑珠最大的投資。黃淑珠說,每年她有六成的費用砸在研發和人才培養。舉例而言,在一般坊間的有氧教室還以播放音樂,由老師臨場編舞的時代,黃淑珠即有標準化的概念,從課程的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刻,都由她親自編舞、授予其他老師。




▲演講者統一佳佳股份有限公司 黃淑珠總經理


就連現階段SPA已充斥在市面上,黃淑珠仍堅持不斷研發新的療程,於是,她可以重資到澳洲引進原住民大地療法,到日本學習酵素療法,也因此統一佳佳已相繼取得AFAA、FISAF、ACSM等國際課程的認證。
黃總經理對於每個芳療師、健身教練要求都很嚴格,她寧願聘用一個從沒經驗的人,一步步重新教過;即使有經驗的,也要他們自廢武功,接收統一佳佳的獨門絕活。所以在黃淑珠的調教下,統一佳佳每一個教練、芳療師,都是血統純正的專家。
佳佳碧兒成為統一佳佳的隔年,營業額由一億多元成長了三.五倍,增至五億元,今年更將上看七億元;就統合而言,不但赤字止血,還枝葉日益茂盛,目前擁有BEING SPORT及BEING SPA兩個品牌,各七個及十六個據點。以台北民生館來說,即由兩年前的一五○位會員,成長至九五○位。


成為健身界的三大名女人之ㄧ,黃淑珠一向以充滿女人味的打扮現身任何場合,希望事業有成的她,仍然能給人親和的印象。她說,自己偏好粉色服裝,就是希望消除女強人的銳氣。能走到今天的位置,黃淑珠坦承,積極、大膽以及高超的談判技巧就是自己能比別人多一份成功機會的主因。而黃淑珠卻也謙稱,自己從沒想過要做第一,只是要做到讓自己滿意。只是O型處女座的個性,要讓自己滿意,其實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或許「那份對專業的潔癖」就是讓高清愿信任、讓徐重仁卸下心防的主因吧!

2005.7.20奇幻基金會朱學恆執行長---『談文化創意產業及開放知識的現在及未來』

七月份演講餐會
--『談文化創意產業及開放知識的現在及未來』



  94年7月20日,很榮幸邀請奇幻基金會 朱學恆執行長蒞會演講,題目為『談文化創意產業及開放知識的現在及未來』。


2002年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托爾金的曠世奇幻小說《魔戒》在台上映,引起極大的轟動與熱潮,由聯經新出版的《魔戒三部曲》在這股熱潮推波助瀾下,銷售竟高達60萬冊。台灣奇幻文學的幕後重要推手、同時也是《魔戒》翻譯者朱學恆,因此聲名大噪。


但年輕的朱學恆卻沒有因此陷在高收入的虛榮與尷尬當中,他將版稅的1000萬元用來成立「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專門為大眾引介各種好看又好玩的奇幻文學與電玩遊戲,甚至自掏腰包舉辦奇幻藝術獎,鼓勵大家來拚創意,共同遨遊在奇幻世界中。除此之外,他在無國界的網路中,號召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志工共七百多位,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式課程計畫(OOPS)進行中文化的巨大翻譯工程。在無一人支薪的情況下,徹底展現了網路社群中,「知識無國界」與「知識共享」的驚人能量。

一、把夢做大,用力實踐
現在一般所稱「奇幻文學」,以其創作動機和生產方式分成兩條路子:一是傳統文學家、作家所書寫的特殊小說類型,內容超越現實理絡,自成架空世界,縱橫想像力與奇趣於其中,如《愛麗絲夢遊奇境》、《魔戒》、《納尼亞記事》等等。另一為80年代後,從美國開始,與電玩、角色扮演遊戲同時行銷的故事書寫,如《龍槍編年史》、《龍族》、《黑暗精靈》等等。朱學恆跨越這兩種不同創作脈絡的奇幻文學:文學的和電玩工業的。朱學恆8歲就開始打電動,是個電玩小子,但他說玩電玩的孩子功課不一定會壞,像他就因此不斷進修英文及相關知識。高中時代接觸《叛變克朗多》的原著小說後,開始奇幻文學翻譯寫作生涯。1992年在「軟體世界雜誌」撰寫一個叫「奇幻圖書館」(Fantasy Library)專欄,在這之前,朱學恆從未聽聞過「奇幻文學」的名辭。之後他自己和其他人就不斷引用這個名辭,稱喚這他無法遏止為之著迷的一種幻想體小說。


《魔戒》中譯本的熱賣雖然為朱學恆帶來名與利,卻沒有讓這位年輕人迷失方向,也並不就此滿足,他承認自己的幸運,因為到目前為止,他一直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但是他對未來還有更遠大的理想。他的黑色T恤上面寫著「創作共享,天下為公」,透露了他對人生的看法。
正當大家以為朱學恆大概從此就和「奇幻」劃上等號時,沒想到朱學恆又有驚人之舉。原來2002年9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開放與分享的理念下,將其所有的課程資源陸續放上網路,供全球各界自由取用;朱學恆深受感召,決心投入中文版的翻譯工程。

二、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計劃
所謂「開放式課程」是MIT於2001年起跑的一項數位工程公益計畫,希望藉由網路,免費分享該校的課程資源,讓一般讀者在網站上即可看到所有系所、各個課程的授課大綱、講稿、複習筆記、補充閱讀教材、作業與測驗題目,目前已有七百多門課的資料上線。 朱學恆知道這個計劃時,他在想如果能夠有中文化的計劃進行,對國內學術界來說想必十分有用,所以2004年2月開始,便全心投入這個翻譯計劃。開始在網路上號召義工,並且也和麻省取得聯繫,一個人坐著飛機到麻省去和教授們開會,表示自己已經開始在進行中文部分的翻譯計劃。麻省對於翻譯計劃只有三項要求:第一,不能具有商業性質或商業行為;第二,不能夠私有著作權;第三,運用時註明出處。 而這個計劃到底有多龐大呢?麻省理工學院共有三十三個系所,課程之多實在無法計算,直到今日,朱學恆已經募集了159名義工譯者,著手進行翻譯230多門課程,他身為中文計劃義工組織的主持人,每天都要校稿、回信以及處理組織眾多繁瑣的事務,而麻省對於這個計劃的理想進度是:在2008年時達到翻譯2000門課程的目標。




▲演講者奇幻基金會 朱學恆執行長


朱學恆表示,這個計劃的運轉模式完全是開放式的,「因為課程是開放式的課程,所以當然要用開放的資源來做它。」朱學恆說,像這樣的翻譯計劃靠一小群人的力量有限,所以他為這個開放式課程架了一個簡單的網站,有討論區的功能。每天,站長會把翻譯完成的課程貼上去,開放給所有人看,靠著熱心的讀者來信指正哪個字或詞的翻譯問題,慢慢把整篇稿子修到最完美,這就是一種分享知識、共享知識的過程,對翻譯者來說,同時是最好的吸收和學習。




這個“open course, open source”的概念讓麻省理工學院覺得非常的神奇,也很看好這樣的模式,朱學恆語重心長的說道,有很多譯者真的是花錢也請不到的,如果不是大家目標相同,都抱著一種願意分享知識和傳承知識的心情,他的這個方法也不會奏效。朱學恆認為,這是一種理想實現的過程,縱使是在最糟糕最不濟的情況下做最多的事,他仍然認為非常值得繼續做下去,努力使它離目標再靠近一點。

三、花錢要有意義 影響要到百代
朱學恆表示,錢可以讓他獲得自由,他要的自由就是去作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利益眾人的事」,這句話竟然出自一位年輕人口裡,實在很令人驚異。朱學恆認為花錢這件事情就是支配錢財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則會為他帶來成就感。朱學恆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在電影“特洛依”裡,一開場的時候有個小兵被指派去找由布萊德彼特所飾演的大英雄阿基里斯出戰單挑高大兇猛的敵方勇士,小兵向阿基里斯盛讚他的勇敢,並且說如果是自己一定不敢出去對戰,阿基里斯回了一句話給小兵:「所以,才會沒有人記得你的名字。」這句話給了朱學恆很大的憾動,他也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影響力可以擴及到千百代之後,這就是他所為任何事的理由。


至於未來,待課程翻譯告一段落後,他計畫今年將以非商業方式取得電影、紀錄片等影音資料的授權,全數放進網路,讓世界分享。
奇幻基金會網站中招募系統工程師,廣告詞如下:「薪水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都不高,我們未來絕不會上市上櫃,也不會唬爛你這裡有很多學習機會,......只能說有機會改變世界。」「改變世界」,好大的口氣與志氣!
「每多翻譯一門課程,就改變了中文的知識世界,對於原來無法負擔這些知識的人來說,也許他的命運也因而改變了,」朱學恆這麼想,也賣力地這麼做。
朱學恆給予年輕學子的鼓勵則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因為你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負責」。你可以選擇讓生命璨爛,也可以選擇讓它荒蕪,不過在一念之間罷了。

2005.6.15麥肯龍鳳食品公司劉成章總經理---『從麥肯龍鳳的水餃行銷看台灣冷凍食品市場爭戰』

六月份演講餐會
--『從麥肯龍鳳的水餃行銷看台灣冷凍食品市場爭戰』
 


  94年6月15日,很榮幸邀請麥肯龍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劉成章總經理蒞會演講,題目為『從麥肯龍鳳的水餃行銷看台灣冷凍食品市場爭戰』,劉總經理精闢的見解,使我們獲益良多。

有5、6年沒在大眾媒體上發聲的老牌子龍鳳,這半年又開始打廣告,就用衝突性高的劇情讓這個傳統食品展現新思維,希望趕快喚起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帶出新品「大口吃」水餃,末了「麥肯龍鳳、生活無冷場」的口號,則透露這個本土品牌已納入外商麥肯(McCain )食品旗下。
目前在台灣年營業額5億元以上的冷凍食品製造商有6大,麥肯龍鳳是唯一的外商。在此之前,國內冷凍食品製造商做廣告的不多,只有大廠桂冠較活躍,隨麥肯龍鳳投資上千萬元發動廣告攻勢,奇美水餃廣告也增多,市場競爭態勢起了微妙變化。

一、外商挾生產和行銷專業登台 60年代末成立的龍鳳公司,先後在1997年、2002年被轉賣給澳商固德曼、加拿大商麥肯,原龍鳳老闆葉惠德則西進轉戰大陸賣起龍鳳水餃。對專注冷凍食品市場的麥肯來說,之前在台透過代理商陵陽銷售冷凍蔬菜、薯製品,偏重業務市場至少有2億元營業額,本來就有意切入中式冷凍食品,放眼大陸為首的華人市場,除了在加拿大買下2家中式冷凍食品廠,也在台合併龍鳳取得製造工廠生產中式冷凍食品,同時看重龍鳳在水餃市占率高有助於後續提攜麥肯旗下西式冷凍食品登台。


麥肯龍鳳食品總經理劉成章表示,麥肯是全球最大薯製品廠商,在台灣併購龍鳳、陵陽後,目前以水餃、薯製品為主軸,延伸新品、新品類,希望在3年內營業額做到10億元,主要會加強目前別人沒做,麥肯龍鳳有優勢做的領域,再者,市場上生產冷凍食品的機器設備開發慢,麥肯龍鳳將積極把傳統做法轉換成機器製造,視自動化為競爭優勢。


他舉全球做薯條的公司只有麥肯等3家為例,說明這些企業透過大量穩定的生產、降低成本,追求量產、效率、自動化,賺進利潤和快速擴張市場,麥肯的發展是掌握生產和行銷2個關鍵,當初麥肯進駐龍鳳最先做的2件事,一是全部電腦換掉,改用麥肯全球管理系統,二是提高工廠產能,拿掉許多費手工的港點類等產品,一切用數字控管。


而行銷溝通仍強調龍鳳,麥肯視之為重要廣告資產,將藉龍鳳讓台灣消費大眾認識麥肯,未來把餐盒等西式調理食品帶進本地零售市場。偏重業務通路的麥肯,目前只有在紐澳的零售市場強。


在近2年重整後,麥肯龍鳳去年底重新活躍於市場。麥肯龍鳳食品產品經理何淑娟指出,水餃是台灣冷凍食品最大產品類別,去年營業額約10億元,麥肯龍鳳在水餃市場占有率16%領先,會先擴大水餃銷售,用大量密集的新品,打廣告拉進顧客、做試吃說服他們來買,在3年內把市占率拉高到30%。




▲演講者麥肯龍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劉成章總經理


二、國內大廠各擁產品和價格優勢
水餃市場分4大塊,機器餃(佔40~42%)、手工水餃(25%)、熟水餃(20%)以及通路OEM水餃,後兩者近年有成長,主要廠商除龍鳳外,統一、奇美市占率都逼近15%,統一的機器餃銷量大,奇美的熟水餃幾乎壟斷這個品類市場。


其實消費者大都偏好手工水餃,認為冷凍水餃不好吃,可是麥肯龍鳳上市2次手工水餃不成便決定退出,一是進入時間晚,二是手工餃市場漸被熟水餃侵蝕,便轉而研發一種口感不輸手工餃但價格較便宜、又比機器餃大粒的大口吃水餃,把消費者迷思轉成價差,在機器餃和手工餃間切出一塊新市場,設定為現代職業婦女的好幫手。


在重整後首度推新品,麥肯龍鳳想要很快引起注意,廣告刻意跳脫食品廣告講好吃、溫馨的舊印象,試用衝突性大的劇情加深記憶和強度,像是「夫妻」篇廣告倆人在廚房裡互摔餐具的情境。


廣告戲劇化誇張的演出,播出後引起正反面討論,麥肯龍鳳接到百來通客訴電話,也意外發現引起高知識份子的共鳴,整體看這2個月業績提升1/3。


據知,大口吃水餃的行銷任務,還包括讓這個老品牌年輕化、通路拓展更完整,好比進入主推微波、熟水餃的便利商店,暑假旺季將還有一波上市熟水餃的攻勢,目前這個產品區隔有採低價衝量、產品型態多變的奇美把關,麥肯龍鳳正在苦思新定位、附加新價值,尋找切入點。


台灣登記的冷凍食品廠商有4百多家,目前年營業額10億元以上的桂冠最大,強在火鍋餃、湯圓等且產品多元,其他本土大廠還有義美、統一、奇美以及新竄起的雅方,各擁主力產品或價格、通路優勢,比較來說,麥肯龍鳳是集中資源強打幾項量大的主力產品。

2005.5.18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系 陳千浩講師---『探索葡萄酒的生命根源』


五月份演講餐會
--『探索葡萄酒的生命根源』

  94年5月18日,很榮幸邀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系 陳千浩講師蒞會演講,題目為『探索葡萄酒的生命根源』。

葡萄酒在歐洲已有數千年的飲用歷史。台灣位處於亞熱帶,島上的食用葡萄一年可開花結果二次,利用科學摘植法可以強迫葡萄開花結果三次,而且用來吃的葡萄天生肉肥汁多且皮薄籽小,講究的是嚼的口感,生理狀態與釀酒用的葡萄相去甚遠。民間釀造的葡萄酒必須額外添加蔗糖,配方不外三斤葡萄一斤糖。這種方式釀造出來的甜酒嚴格說來,只是帶有“葡萄味”的蔗糖酒。真正的葡萄酒,糖份必須來自於葡萄本身。釀酒用的葡萄生長在南北半球溫帶地區,介於緯度30度和50度之間,一年一穫,果實小皮厚,直接採摘來吃,口感不是很好,不適合食用。

歐洲共同體法律規定,葡萄酒(Wi n e ) 這一個字,只能用指由新鮮葡萄擠壓出來的葡萄汁,經過天然發酵程序所得到的產物。天然的發酵程序中,酵母會將每 17 公克的葡萄糖轉變成 1 度/ 公升的酒精,當酒精濃度到達約 14 度/ 公升時,酵母開始自然死亡,天然的發酵程序便自然停止。這就是天然葡萄酒的定義。任何其它我們能買到高於 14 度的葡萄酒,都經過人工添加酒精的程序,這一個程序則稱為酒精強化,在葡萄酒發酵過程尚未停止,也就是葡萄汁裡的糖份尚未完全被酵母轉化為酒精前,加入蒸餾過的葡萄酒,也就是白蘭地 (Br a n d y ) 已便立即中斷發酵作用,而得到甜味很高的葡萄酒,這種葡萄酒則叫做酒精強化葡萄酒。

一、葡萄酒與健康

法國人攝取大量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像鵝肝醬、生蠔、魚子醬等,而且法國人葡萄酒的飲用量世界第二,但心臟循環系統疾病罹患率卻遠低於美國人。世界健康組織曾研究,法國中年男子每十萬人中,每年有九十五人死於心臟病,而美國卻有二百五十六人之多,而由此研究而歸納出地中海居民飲食的如下五項主要習慣可明顯地降低心臟病的比例:1.正常食用三餐;2.三餐間不吃零食吃新鮮蔬果;3.蔬菜別煮得太久太爛;4.重視用餐情調;5.在餐間適量地飲用葡萄酒。其中尤以適量飲用葡萄酒為最重要的因素

所謂適量,則必須控制在每天二到三杯以內,每杯不超過70毫升。葡萄酒中由於含有像丹寧素和含酚的化合物,這些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化合物又具有類似像阿斯匹靈或像維他命E,更具有抗氧化的功效。適當而有節制地飲用葡萄酒能夠減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氧化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能夠不使血液中血塊凝聚而造成冠狀動脈血管狹小,減低心臟病發的危險。

二、葡萄酒的營養

葡萄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以及多種氨基酸,能直接被人體吸收,葡萄酒含有A、B、E、C,其中維他命B2比鮮牛奶高出一倍以上,同時含有人體所需極為重要的十三種元素:鈣、鎂、磷、納、鉀、氯、硫、鐵、銅、鋁、鋅、碘、鈷, 含有刺激嗅覺神經以及味蕾的醋酸,可增進食慾。一杯酒精濃度11. 5的紅葡萄酒大約含有49. 6卡的熱量,相當於一顆蘋果,因此每日兩杯葡萄酒,並不怕會身材變形發胖。

三、淺談品酒

我們常說品酒、酒品與品味,品字代表的是特有的看法,品嚐是相當主觀的個人好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對於葡萄酒來說,每個人喜愛的並不相同。一樣米飼百樣人,我們的味覺大多來自於父母的飲食習慣,因為每個家庭對食物的挑選不盡相同,間接地影響每個人的主觀的口感。葡萄酒的世界美麗多樣,然而,所謂好酒則有特定的標準,必須口感均衡、恰到好處。紅酒的主要口感是酸度、甜度與單寧;白酒則為甜度與酸度,好酒中各種物質必須達到均衡,一瓶好酒就是﹕酸而不澀、甜而不膩、苦而不黏、辣不嗆喉、香不刺鼻、飲後回甘。達到諸味渾然一體,口感繁複且協調統一的境地。




▲演講者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系 陳千浩講師


如何訓練品酒能力:品酒與寫作、作畫一樣需要時間的琢磨與經驗的累積, 功力才能增長。縱使能夠背記住100 種葡萄酒的芳香,還是無法認識真實的葡萄酒世界。世界上的葡萄酒不下千千萬萬種。如何能夠將葡萄酒芳香幻化做語言表達出來更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磨練,才能將感官世界訴諸於語言文字。要懂得如何品酒,還需要更深入瞭解葡萄酒的製造過程等細節。因為任何一個釀造過程都與芳香的形成都息息相關、環環相扣。如何由不同的葡萄品種、地質、釀造方式、生長環境、保存年份等如此般錯綜繁雜的世界孕育結晶的生化飲品,感受它所展現出的芳香,將這些感受具體化,能夠用語言去描述與討論葡萄酒,這就是品酒。

四、酒與美食的搭配

以一瓶好酒烹調食物,餐間亦飲用相同的葡萄酒,這當然是最佳的酒與美食的搭配方式。法國許多高級餐廳用來烹調用的酒都是頂級酒,使食物更加美味。事實上,我們必須仔瞭解各種味覺間的相互關連。
甜味口感的菜餚較適合選擇微甜的酒。菜肴中的酸味口感來自檸檬、醋,搭配時最好選擇等量酸味的葡萄酒,藉以均衡菜餚中的酸味。另外依據傳統,鹹味菜肴配甜味的酒類亦受到名廚的推薦,淡鹹口感的菜餚,可選擇單寧薄且帶有鮮酸口感的紅葡萄酒使整體口感趨於均衡;過鹹的菜肴往往必須選擇單寧較弱、果香豐郁的紅酒,或是玫瑰紅酒,都有很好的效果。其實搭配適合鹹味還有香檳,尤其當作開胃酒或是搭配前菜都相當不錯。另外,單寧重的葡萄酒主要可用來搭配肉類食物,尤其是單寧較重的卡本內、美露品種,相當適合與口感較重的羊排或是牛排搭配,因為這樣可以和緩過重的單寧在口中不適的感受,反而使得食物與酒在口中變得芳香繁複。
搭配酒與美食的時候,有幾種基本法則,傳統口訣提到:「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所謂白肉即是指魚類、猪肉雞肉或是小牛肉等不帶血的肉類。牛肉、羊肉、野味等,則屬於紅肉。不只是顏色上的搭配,餐間侍酒的先後順序有符合邏輯的搭配原則。傳統搭配原則如下:先白後紅、先淡後濃、先干後甜、先年份輕的酒再喝老酒、便宜菜配便宜酒、高級菜配高級酒。

五、進入感官饗宴的世界

每個人都能夠品嚐葡萄酒,那一瞬間所有芳香與芬芳和每個個體的交會, 是獨一無二的時刻。這種美的感受是開放給大家的,藝術給人的感受就是一剎那間的永恆。我常常喜歡問第一次品嚐葡萄酒的人,問他們的感受。因為那是一個個體與葡萄酒的最原始接觸。 當您打開了一瓶葡萄酒,瓶內的酒香便引領進入味覺饗宴的玫瑰般人生,香氣帶領您穿越國界,口中品嚐當地氣候土地與葡萄,農人與釀酒師的心血結晶。十九世紀發現葡萄酒發酵作用中酵母菌及酵素,後來又發明狂犬病疫苗而拯救世人無數的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在葡萄酒研究一書中說過:「葡萄酒是所有的飲料中最健康最純淨的」。 

2005.4.20台鹽實業公司 鄭寶清董事長--『台鹽轉型與改造經驗談』

四月份演講餐會
---『台鹽轉型與改造經驗談』
 

  94年4月20日,很榮幸邀請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寶清董事長蒞會演講,題目為『台鹽轉型與改造經驗談』,鄭董事長幽默的演講不時帶動全場的笑聲,台鹽的今日更令在場會員發出驚喜的歡呼聲。

鄭寶清先生奉命擔任台鹽董事長時,被指為「以外行領導內行」,但短短幾年,他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原本在國營企業中不甚起眼的台鹽公司,忽然活了起來,從過去土土的傳統製鹽業蛻變成現代化企業。

台鹽為何可以賺錢?董事長說台灣自加入WTO以後,企業就是全球化的運作與行動。有三個概念很重要,那就是全球的資金在流動、全球的工作機會在流動、全球的知識在流動。專有知識在三個月之後變成常識。今日既然大家做了地球人,全球化就是要與全球做競爭,所以今日臺灣企業必須走出去,到全球各處去做競爭。他分享以下幾點台鹽轉型與改造成功的經驗。

一、 價格要全球最低 鄭董事長剛到台鹽時,臺灣的食用鹽是自己生產,但工業原料鹽全部進口,買自澳洲,但價格全球最貴,又發現海運的運費也是全球最高,所以他即親自與澳洲鹽公司談判降低成本;在國內內陸運輸方面,鄭寶清改為直放客戶手中,可以省許多時間及金錢,又可以省掉因繁複的運送過程流失的鹽。
他們製造成本降低、運輸成本降低,營業支出降低。所以台鹽可以用最低價與全球競爭。

二、 品質是否全球最好的?
「做生意要以客為尊?如果良率好到99%,夠嗎?」鄭寶清問,全球一天十八萬架飛機在飛,若是良率99%,你敢坐嗎?他強調品質要做到100%的好。台鹽廠與美國 BioCore公司技術合作,以六個月建立膠原蛋白廠,本擬往醫療方向發展,但鄭寶清轉為往美容方面發展,產生了現在台鹽最叫座的產品「綠迷雅膠原蛋白」。

三、 服務 「服務」在以前是不被重視的,但裝濾水器很賺,而換濾心更賺,有時一個新產品還沒附加產品的價值高。鄭寶清強調客戶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台鹽設有 24 小時全年無休客戶服務專線,顧客只要一通電話,全國服務,全面服務,同時他要求員工,有客戶的電話來,不能響過三聲,要立刻接聽顧客電話,也不可讓顧客再花第二次的電話費,必須一次電話就把事情搞定。
另外,他考慮到全球化做生意,電郵很重要,「所謂的計劃不如變化,變化不如一通電話,一通電話不如主動出擊化」。要員工主動出擊非要在E-mail上努力,現在台鹽規定要在六分鐘之內答覆顧客的詢問。員工必須知道客戶很重要。
鄭寶清說公司有兩個資產,一個是員工,另一個就是顧客。員工要照顧,就得先把顧客服務好。如果公司垮了,如何再照顧員工?因此台鹽是以服務顧客為核心價值:「我們要寵愛顧客、寵壞顧客,顧客的埋怨是天使的聲音。」




▲演講者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寶清董事長


「顧客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一個滿意的顧客會與七個人講,但一個不滿意的顧客會與28個人講。所以顧客的滿意很重要。」鄭寶清所講的正是一個企業的成功之道。

四、 最好的特色
產品全球化,全球到處都一樣,「全球到處都有原住民在跳舞」,你要怎樣使自己的跳舞與別人的跳舞區分呢?鄭寶清問。全球化後,企業經過激烈兼併,只有產品有特色的公司才能存活。
鄭寶清指出台鹽的膠原蛋白就有特色,他們用生物技術補充人體的膠原蛋白。他們賣海洋生成水,喝了對腎臟好,人體酸性的體質喝了這水,酸鹼中和。是全台五大暢銷飲水之一。
他們在七股的鹽山興建了「不沉之海」,鹽山上並有鹽雕比賽、鹽屋、鹽泥按摩池等,這是全球第一個把鹽山拿來雕刻,把鹽山雕刻變雪人、在鹽山做壁畫的地方,許多人來此觀光、拍婚紗照。也因此,攤販的管理、廁所的維護就要特別加強管理與維護。這個地方完全靠特色賺錢,很多國內外貴賓、國家元首等都來參觀過。
這些情況是如何造成的?鄭寶清指出是靠創新,靠不同的思考,把昨日不好的丟掉;昨日好的、成功的也要丟掉,要有新的出來,要不停的創新,價格要低,要有創意,要用新的思考來創造新的特色。他特別提到在台鹽要有所謂的「猛難」原則,"難"是指公司的困難,公司若不能生於憂患就死了。成功很困難,維持成功更困難。另外也要做「辣魅」,"魅"是指魅力。"猛"與"辣"都是跳脫框架之外。 為了推動創新,鄭寶清在台鹽成立了一個創意基金,以獎金鼓勵新產品、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製造、新的服務。他們不斷要求員工產品品質要更好、服務要更好,並且要更有特色。他說台鹽目前並非100分,但世上沒有「完美的辦法」,只有「更好的辦法」。

2005.3.16曼都國際公司賴孝義董事長---『流通產業創業制勝』

三月份演講餐會
--『流通產業創業制勝』



  94年3月16日,很榮幸邀請曼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賴孝義董事長蒞會演講,題目為『流通產業創業制勝』。

從台北到北京再到上海,臺灣美容美髮著名品牌『曼都』將以上海為總部基地開始其全球千店計畫。『曼都』品牌始創於60年代,1966年『上海曼都女子美容院』在臺灣成立,1978年曼都開設了第二家分店,正式踏上連鎖化經營之路;而後更建立了美容美髮界的第一個企業識別系統,進而在臺灣成功展店300多家,以高貴不貴的品牌形象每年為超過400萬人次的客群服務。



2001年『曼都』開始在北京嘗試其大陸發展計畫;2002年開始在全球佈局,並在北美如溫哥華及日本等地成功立足;2004年內地營運總部正式落戶上海,在短短半年內開設了7家連鎖美髮美容店(4家髮型店、3家美容SPA館)。2005年『曼都』規劃在全國再展店35家,2006年展店100家。賴孝義白手起家,以為人所不能為、不願為、不敢為的精神,憑著一把剪刀,剪出了曼都髮型美容連鎖集團的今天與遠景,創建了龐大的『美容美髮王國』。

賴孝義董事長在演講中提到:我這一生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我對“美髮”的熱愛與堅持;這種態度,讓只擁有小學畢業文憑的我,從零到今日的成就。我的信念很簡單,就是“對顧客用心”與“員工共好”,因為“曼都”始終秉持給顧客高品質的服務,因此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不斷成長;而我們的企業家族內部創業計畫“讓每一個“曼都”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老闆,分享公司的利潤。

算命大師最愛說的一句話:“個性決定命運”意思是個性可以左右一個人的命運,因為命理大師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命運能不能改變,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但是,在我的經驗中,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他的一輩子的工作運!舉例來說,同樣被老闆臭駡,一個樂觀且挫折忍耐度高的員工,可能會積極面對與反省,尋求改善的方法,他的工作能力也因此能有所提升;但一個悲觀且挫折忍耐度低的員工,可能就因此感到沮喪且拒絕再為公司付出,甚至選擇離開公司;面對這兩種員工,你認為那一位的未來比較有發展的機會?如果你是老闆,你又比較願意把機會給誰呢?態度決定你的成就,唯有經得起考驗,方能成大事,一個不用心改進得失的個性,到哪個公司都會失敗!

走過“曼都”38年,從7張椅子8名員工開始奮鬥,到今天創造20億元得年營業額,“曼都”因應時代的挑戰,朝向國際化經營,從傳統邁向電子化,成功的態度就是“凡事用心與堅持”。「要成功,『認真、努力』是最基本的功夫,而且一定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幫別人打工時;因為,這樣做,你才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福氣和機會!」,「如果不比其他人認真、努力,賣力工作,怎能學到好技藝,結人緣,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呢?」所以,賴董事長離開苗栗到台北學藝當徒弟的期間,為了有朝一日衣錦還鄉,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很認真賣力工作,加上非得成功的念頭時刻盤旋在腦海中,學徒生活再苦,他也做得「甘之如飴」,甚至在倒茶、燒水、掃地之外,別人不願做的事,如倒垃圾、掃廁所,他都很樂意主動去完成。 而且賴董事長經常自告奮勇替老闆跑腿,由於有機會和老闆常接觸,他做事的「傻勁、幹勁」留給老闆很深刻的印象。

「假使我當年不比別人認真,卯足勁工作,師傅怎會把吃飯絕活的理髮技術傾囊相授?沒有好手藝,自己不內行,怎會激起我敢出來創業的念頭呢?所以,各位,想要出來創業之前,一定要先問一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已經夠認真了嗎?我是不是比別人更認真從中學到了許多創業人必備的專業技藝和能力?我知道如何當老闆、如何經營更出色的美髮業了嗎?』如果你答案中有一個是否定的話,就不要輕言創業。」



▲演講者曼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賴孝義董事長


以曼都髮型來說,我們最在乎的就是企業創新,比如說曼都每三到四年,店面就要翻新,並隨之為品牌注入新的期望和目標,藉此提供門市新力道,讓消費者得到新服務,進而產生更佳利潤,能夠如此,企業就能夠不腐化。 其中,企業創新的最重要關鍵在人才,因此,曼都鼓勵內部員工創業,建立員工創業機制與獎勵制度,並且針對主管、員工和股東提供教育訓練,因為人才的培育是企業生生不息的原動力,為了創新,必須持續投資教育訓練,在這方面股東是不能省錢的。

最後,我認為,企業想要保持創新,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夠分擔研發和創新的成本,資本額較小的小店可以採取靠行的方式,選擇加入加盟連鎖體系,藉著總部的力量、人才、資金與品牌力量,借力使力發展。

賴董事長精采語錄:
一、要做紅牌,不要做大牌
二、向高手學習,對自己挑戰
三、面笑、嘴甜、腰軟、目明、手腳快
四、要當老闆的左右手,分憂解勞
五、要當最有人緣的員工(主管)
六、好人際、好技術、好業績、好發展

制勝的十大關鍵:
一、渴望有工作真好、熱愛工作更好—爭取機會、創造機會、在工作中認真付出!
二、真誠與人相處、自信熱誠與他人合作—少計較、多付出,才容易被喜歡!
三、用心經營當下,活好每一天—樂在工作,專精工作,領域掌聲必然想起!
四、真心、專心、誠心、甘心…,一切必須有心;更好、更強、更多、更美…
每天都要追求更好!
五、攀登山峰,邁向高峰,跨越顛峰,吹吹山風,何等輕鬆。
六、改變自己,『贏』接生命—打破自卑感,栽培自己,出人頭地。
七、勇於適應變局,轉型不怕挑戰,對自己挑戰,破自己紀錄。
八、有目標讓生命有意義,不斷破紀錄讓自信昇華。
九、活到老,學到老,賺到老,享受到老。
十、領導管理,自創品牌,提昇社會地位。
我用以上這些話鼓勵所有從『零』開始奮鬥的人。

2005.2.16淡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定國博士---『台灣企業發展轉型的方向』

二月份演講餐會
---『台灣企業發展轉型的方向』
 



  94年2月16日,很榮幸邀請淡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定國博士蒞會演講,題目為『台灣企業發展轉型的方向』。

壹、台灣企業發展的「審時度勢」


一、審「時」: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數位神經快速時代及世貿組織的挑戰


(一)1990年代軍用無線通訊及電腦連接的民用普及化,辦公室自動化,工廠無人化,CAD,CAM,FMS,以及SCM-ERP-CRM一貫化,打破往昔「國界、海界、山界、湖界」的保護牆,將使平地、深山、鄙野、沼澤、池塘、湖海盡數捲入「全球村」波濤萬丈的競爭掠奪行列,(二)情報知識管理(KM)良好、行動速度快捷(Speedy Actions)、全球系統佈局(Global Systems Portfolio)的企業將以「先知先覺」吃「後知後覺」及「不知不覺」的產業殺手、產品殺手、及服務殺手姿態征服世界市場。
(三)台灣企業在近20年來,被少數政治自由意識形態所累、束手,脫離世界主流趨勢,靜觀被拋擠在邊緣困境,付出巨大落伍成本代價。2004年國外直接投資(FDI)來台五億美元,入香港150億美元,入中國大陸560億美元。


二、度「勢」:世界經濟發展氣勢由美國(USA)轉向西、中、東歐聯盟(EU);由


亞洲「四小龍」轉向中國大陸及印度大陸「二大虎」。
(一)中國大陸龐大低所得與高勤勉的人口,提供世界企業便宜之製造中心及廣大之消費市場。
(二)印度大陸廣大低所得及高數學、英文能力人口,提供便宜之電訊-電腦服務中心及廣大消費市場。
(三)台灣政治、經濟、法律、技術、人口、文化、社會、教育的大環境建設,落後於歐、美、日,使得傳統出口產業不得不外移他地,使得傳統內銷產業市場不足,供過於求,使得高科技研發產業未能大量「引鳳築巢」,使得企業發展信心及氣勢陷於枯萎中。

貳、台灣企業發展 ─ 戰略與戰術轉型的「經權致用」


一、「戰略轉型」:台灣政府政策及國土佈局轉型四大方向
(一)創造「一大中」原則(GC=ROC+PROC),維持百年不變,「非吞非獨」,穩定台海友好和平,大幅降低兩岸軍事費用80%,台灣每年可節省至少6000億台幣,可轉作民生及建設用途,把台灣海峽變成大型巴拉馬運河,產生「過路費生產力」收入,每年可分數百億美元。
(二)寶島台灣國土建設佈局六大都會自治化北、竹、中、南、雄、東六大自治區),全區自由港化(Free Port),低平稅率化(16%-11%);山林水土精緻保護開發化;以及產業研發試製行銷化。
(三)寶島台灣中央政治結構「雙重三權分立」(大立法--大行政(總統、行政、司法)--大監察;總統府(外交、國防)--行政考試(各部會)體系—司法檢察體系)。
(四)台灣都會區地方自治、完全自由港、低平稅率、嚴密公私廉政體系。



  
▲演講者淡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陳定國博士


二、「戰術轉型」:台灣個體企業發展創新轉型十二方向
(一)銷產規模化(單一大型規模、連鎖眾小規模、策略聯盟規模、全球購併規模)。
(二)股權公散化(全民股東化、員工股東化)。
(三)董監事會成員專業、資深、德望化(以擁有能力、年齡經驗、品德聲望者為選擇要件)及股權代表比率化(政府可代表眾小股東選派適任董監事,以防止財團以少數股權不當收買股權委託書手段壟斷董監事會)。
(四)高、中、低經理人員「三良」專業化(指良知、良能、良心),由大學MBA、EMBA、MiniEMBA、MiniDBA培訓來達成。
(五)上市上櫃公司經營成果會計、審計透明化、資訊公開揭露化、以保護大眾股東權益及員工福利。
(六)公司內部管理作業制度化、作業制度電腦資訊化、員工知識管理化、員工學習永續化、組織結構扁平化、及員工授權責任中心化。
(七)行銷、生產、研發管理全球佈局化,突破小島孤立化 ,走入大陸、大湖、大海、大洋地球村。
(八)公司「產品線」(Product Lines) 1.擴大化及焦點化(指多角化及單一化);2.延長化及縮短化(指多規格及單規格);3.深入化及淺出化(指複雜或簡單色彩與配件)。
(九)「產品因素」(Product Elements)設計創新化,指在1.功能2.原料3.大小尺寸4.規格5.品質6.品牌7.式樣8.顏色9.包裝10.擺設11.氣氛12.體驗13.服務14.保証等十四方面進行改善、創新、變化。
(十)「銷、產、發」三功能連貫全球供應速度化(指在48小時、72小時、7天,2週供應顧客)。
(十一)「銷、產、發」三功能「虛擬垂直整合化」及「實質垂直分工化」。
(十二)品質高、價格低、時間快、服務好四大行銷競爭原則之精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