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2006.10.18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陳政雄教授---『失敗學』



▲演講者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政雄教授

十一月份演講餐會
--『失敗學』



95年10月18日,很榮幸邀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陳政雄教授蒞會演講,題目為『失敗學』。


陳政雄教授因為到日本參加一場大學的研討會,認識了日本推行失敗學的東京榮譽教授村洋太郎,兩個人因為年紀相仿而成為相當好的朋友,而後陳教授便開始鑽研失敗學。陳教授說:「不只是企業,其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曾經失敗,然後從由失敗中學習的例子。像是吊橋的設計、飛機的設計、輪船的設計等,都是曾經設計失敗導致人類傷亡後,設計者從中得到教訓、再逐漸改良程今日的成品。失敗的經驗會讓人進步,變成一種新的創造力,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失敗這兩個字不好!」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是個必然過程。失敗分為「好的失敗」和「不好的失敗」。「好的失敗」是指在遭遇未知之事時,即使充分注意也難以避免的失敗,如果能從這種失敗中認真總結經驗,往往能開拓人類未知的新領域;「不好的失敗」是指不該失敗的失敗,如不負責任、怠忽職守所導致的失敗。對壞的失敗必須嚴懲,但要把追查原因和追究責任這兩者區分開來,善意對待當事人,幫助他鼓足勇氣戰勝失敗,不再重犯。日本失敗學會會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村洋太郎說,「人們挑戰未知領域時,由於現有知識的局限,經常會遇到挫折,但認真加以總結,失敗就會成為通往勝利的里程碑;如果汲取教訓,可避免重犯錯誤,普及活用失敗知識,模擬體驗失敗,可使人少走彎路。」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但在錯誤面前認真反思,避免重犯錯誤,會逐漸走向成熟;一個單位從個人的失誤中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會大大提高安全生產效率;一個社會把失敗個案作為教材,在社會上加以推廣,讓所有人以當事人身份汲取教訓,會帶來無法估算的經濟效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確對待失敗比正確對待勝利更有意義。



『失敗』,它與勝利和成功相對,在鬥爭和競賽中被對手擊敗叫失敗,沒有達到預定目的也叫失敗。全軍覆滅是軍事家的失敗,下獄投荒是政治家的失敗,名落孫山是赴考者的失敗……人生本就充滿曲折和艱險;有奮鬥,就會有失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失敗就不會有勝利和成功。失敗是人生的苦酒,同樣也是人生的良藥。經得起勝利的人,不一定經得起失敗;能經得起失敗的人,往往也能經得起勝利。失敗比勝利更能磨練人,更能檢驗一個人是否成熟、堅強。




  • 失敗學三大定律
失敗學所要研究的是:從過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積累知識,用以指導現在的行動並預測將來,努力不犯同樣的錯誤。

一、進行逆向思維:為了預防失敗,需要假想具體的失敗專案,從反方向推斷導致它出現的環節。

二、使潛在資訊公開化:希望企業能儘早防患於未然,技術人員意識到「這一點可能將帶來危險」後,就應該公開提出來。

三、樹立人人思考的習慣:如果每個員工不能認識到失敗的可能或不能拿出良好的對策,依靠逆向思維來避免失敗的方式就很難發揮作用。因此每個人都需要發揮能動性,並提出具體建議。




  • 學會從失敗中學習
人們通常認為,失敗是一種錯誤。那麼,如何以積極的心態來改變這種想法,把失敗當成一種學習的經歷呢?Dougherty Coaching and Consulting公司的管理合夥人多爾蒂認為,人們應該認識到,學習的機會對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必不可少。同時,人們還應以充滿希望的態度對待生活。他把這種方法稱為“希望的品德”。若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失敗,就必須知道失敗將如何給你帶來幫助。「讓不愉快的經歷帶給你辨別的能力。」多爾蒂說。
有三個「要素」可以幫助人們從挫折和失敗中重新振作起來。


一、培養達觀的態度,走出失敗的困擾

無論自願還是被迫,請不要讓一次工作的終結毀了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離開時要多想想自己過去的成功。「你在公司裏獲得的經驗比你離去的方式意義更大。不要讓離開的方式破壞你在某個地方的回憶。」多爾蒂說。此外,承認並處理好自己的憤怒情緒是很重要的。長期的憤怒可能會導致敵對的言行,並在相互間形成衝突與負面的關係。這種關係會使人沉浸在與前雇主的心理或法律纏鬥中。不斷的衝突會阻礙人的發展,使其無法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進步。


二、建立使命感,挖掘自身潛力

自我評估有助於你在職業生涯中建立起更敏銳的目標與使命感。它會幫你決定哪些事可以成為追求的目標。當然,這需要充分發揮你的天賦與才智,並且投入足夠的激情。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被稱為“自治技能”的能力。在沒有支援系統時,具有自治技能的人會想辦法促進自己目標的實現。他們對集體及協作的重要性固然深信不疑,在自己的事業方面卻並不依賴於某個人或某個企業。實現「自治」需要人們有自信與自尊。當你自信會取得成功,並且堅信自己應該取得成功時,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實現目標——尤其是當你願意做那些必要的事情時。


三、克服羞恥感,享受成功的樂趣

然而,情緒可能會對此造成影響。尤其是當你把某些事看作是失敗,並為此感到恥辱時。通常這些事包括因疏忽大意造成的錯誤,或者一些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有時,這類「失敗」比實際發生的情況顯得更嚴重,特別是當你覺得應該或者能夠做些什麼,卻又沒有做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阻礙我們學習的往往就是羞恥感,以及害怕在眾人面前現醜的想法。克服這些思想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為無法掌握某項技能而感到羞愧。通常在你與他人交流後,羞恥感會得以減輕,因此下一步就是向可以支援你學習的人承認你的「缺點」。如果要等到自己不再害怕了再去這樣做,那麼效果往往會很差。正如心理學家傑弗斯所說,有時你「感到害怕但還得硬著頭皮上。」只有直面自己的恐懼才有可能征服它。


2000年12月底,臺灣著名企業宏基集團的董事長施振榮公開承認失敗。由於過度授權,宏基集團內的各個企業因而失去了方向,最終導致成長衰退,所發展的自有品牌也與代工業務形成衝突。然而,施振榮卻從企業失敗的經驗中,體驗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失敗學”。他曾對媒體表示:「每個人都有打不完的仗,上一場輸了就要認輸檢討自己,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贏家。」他也強調,一個企業不可能失敗5次之後還不能成功。事實證明,集團經過重組後,仍然是臺灣資訊電子業界規模最大的企業。


所以失敗也是有魅力和價值的。前人的失敗是後人成功的鋪墊,自己的失敗是他人成功的開端,今天的失敗是明天成功的前奏,最偉大的勝利往往是在最慘重的失敗後取得的。最能喚醒人打動人的,也許不是勝利者的凱歌,而是失敗者的悲歌!學學“小溪”吧!衝破那些攔阻我們奔向成功的“萬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