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2006.1.18救國團總團部林炯垚主任『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一月份演講餐會
--『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95年1月18日,很榮幸邀請救國團總團部 林炯垚主任蒞會演講,題目為『全球經濟的和解與共存』。

我們知道若經濟要持續成長,企業的投資及消費是不可或缺的。而天然資源會反映在經濟成長鏈中的某些部分,石油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我們站在企業主的觀點,我們構思平衡企業發展目標,除了要兼顧量的目標外也要考慮質的目標。資源更是影響產業鏈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資源的保護、再生及利用,保護現有資源比開發新的資源要重要的多。所以企業該如何整合現有資源達到最好的經濟成長?國際化資源整合就是趨勢,企業必須跟著國際化的腳步,如果只是單純的本土經營將會失去機會,適應環境是一個成功企業的必要生存條件。接下來我們發現,當許多多國籍的企業都往外發展之後,國際社會有了新的秩序,多國及企業的政策會影響各國政策的方向及法律的訂定,例如:外商銀行來台,就會影響我們金管會的許多政策。

壹、南北問題分析

一、北方〈第一世界及第二世界〉:佔全球人口1/4;控制全球食物資源3/4;占全世界收入3/4;平均壽命75歲;擁有世界產業技術專利90%。
二、南方〈第三世界〉-貧窮線的人:佔全世界人口3/4;控制全球食物資源1/4;占全世界收入1/4;平均壽命50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4。
三、戰爭製造飢餓,飢餓呼喚戰爭
飢餓人口超越10億,集中在非洲、中南美洲、印度、斯里蘭卡、中美洲、孟加拉。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人口處於飢餓的狀況,沒有乾淨的水喝。世界上有三十億人一天的收入沒有超過二元美金。
四、原因
1.1943年起多國籍企業之綠色革命大地主取代農民。
2.森林兒童生態系統潰決。
3.農業綜合企業,化學肥料、殺蟲劑、人工種子及機械設備,造成大量農民失業,土壤肥沃度降低。
4.跨國企業之過度成長及開發〈15國之跨國企業控制開發中國家70%之投資〉
5.孩子營養不良,教育缺乏,造成惡性循環。
五、解決方案
1.限制大地單一種植,減少過度使用土地深耕。
2.造林種樹,每人致送一顆幼苗,防止沙漠化及森林化。
3.限定工商業建設使用農林面積。
4.跨越進步之門檻技術、教育、金錢、醫療之協助。
5.確保水之清潔。
6.重視新的資源、空氣、大氣、光熱、 海、河流、土地、森林、草原。
7.裁軍與開發南方。
8.宇宙大地人類之資源—再生之創造。
9.企業應採用環境會計。




▲演講者救國團總團部 林炯垚主任


貳、全球經濟是否能永續成長(前IMF主席康德樞觀點)

一、自然環境危機:1.卡崔娜颶風災變,紐奧良因為過度開發,天然環境脆弱無法阻擋天災,對當地經濟造成嚴重影響。2.土石流重擊各國:台灣為例,過度的開發造成嚴重土石流,直接衝擊農業及觀光休閒經濟發展。3.水資源危機:全球暖化警訊,水平面升高,對於島嶼型國家造成威脅。以上我們了解:大自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必須適度開發,而且要適度回饋大自然,才能永續發展。

二、經濟如何永續成長:1.企業發展應以穩定貨幣與金融為目標,更要以「高品質」的成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永續發展」為主要的努力方向。2.經濟成長的首要目標,是改善全世界及各國窮人的生活門檻。3.面對貨幣市場的全球化,應竭力讓私人巨額資金的進出都能受到國際法的環境約束,也因此對人道發展做出貢獻。4.各國中央機構進行改革,應採行必要的規定與方法,態度也要改變。5.要讓整個體系步上軌道,「透明化」是不二法門。6.努力制定出適用於全世界的良好規範及規章,不僅僅在貨幣、銀行及金融領域,也包括預防及控制金融實務的流弊。
若想得到更令人信服的進步:1.必須在私人金融機構方面有效地提升責任感,並訂定出一套調節方式及規章。以及政府在面臨權力與所得分配極端不平等情況時,應該如何扮演協調者的角色。2.是全球性的調節角色。公布良好的規範與準則,可以加強國家間的互信、共識及意願,提升各國的責任感。全球化的好與壞其實取決於人類如何運用。

沒有留言: